譚正標,一個7年股齡的股民,從代表多家上市公司的流通股東參加股改的股東大會到ST亞星維權事件、南航認沽創設質疑,從“股改先鋒”到“股民英雄”、“股民思想家”,33歲的他在股民中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開始我只是簡單地幫股民去投票,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很多的股民對股市的認識比我這個投資公司的總經理更為深刻”。
昨日中午,譚正標帶著《中國股市制度改革建議16條》約見記者,就中國股市存在的制度問題表達廣大股民的心聲。“我是一名證券行業的從業人員,更是一名看著股市逐漸發展壯大的股民。雖然目前資本市場制度已經較之前取得很大的進步,但是依然存在很多不容忽視的問題,我們希望來自基層的聲音能夠得到監管部門的重視,讓我們的制度更加規范,股市更加健康。”他告訴記者,這16條建議是通過網絡從無數股民建議中提煉出來的,對于中國股市而言,沒有人能比股民自身更加希望它變得更加完善。這份16條建議已經遞交證監會,按照規定,證監會應在60個工作日內作出答復。
建議強制分紅
在A股市場,上市公司全年不分紅司空見慣,為數不少的上市公司甚至連續多年充當一毛不拔的“鐵公雞”。與海外成熟資本市場相比,我國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水平明顯偏低,表現為參與現金分紅的上市公司比率偏低以及現金分紅的絕對量偏低。
“為什么我們的股民都是在投機?為什么大家都做短線交易?這是強制分紅制度缺位之下股民的必然選擇。”譚正標認為,海外成熟資本市場中的上市公司一般將其盈利的很大一部分用于支付股利,其中現金分紅是公司最主要的股利分配方式,這使得股民在選股票的時候更加看重公司的分紅能力,以獲取較為穩定的高于銀行利率的收益。
資料顯示,過去50年中美國所有上市公司的收益大約有50%作為股利發放給股東。從股息率的角度看,在前期低利率的經濟環境下,美國上市公司的現金分紅股息率仍然比貨幣市場基金利率高出0.5至1個百分點。
“我們呼吁,上市公司對股東進行分紅是義不容辭的責任,而且分紅比例應該有所提高。即使是因有重大項目投資而不分紅,也必須要經過參與表決的流通股東2/3表決通過。監管部門應建立強制性分紅制度。”譚正標說,與國際市場相比,A股市場的上市公司分紅少,還在于缺乏透明度,而且分紅周期短,“在年報公布之前,投資者沒辦法判斷自己買的這只股是否會分紅”。
分析人士對此表示,在西方發達國家的股票市場,不少國家都有專門的法律條款,要求上市公司必須對投資者有所回報,只要實體經濟不發生明顯變化,投資者基本上都是以長線持有股票為主。因此,在成熟的資本市場股價波動相對平穩。
新股恢復市值配售
“現行的新股發行制度是2001年到2005年熊市期間,股市低迷,市值配售,中簽的投資者不積極繳款,才導致了政策的改變。”譚正標激動地說,“一年多來,上百個新股依據這樣的方案完成了發行,在籌資額度上屢屢打破歷史紀錄。應該說,現行的新股發行方案在這方面是起到了相應的作用。而去年的大牛市以來,股市情況已經完全改變,而發行制度卻未與時俱進。”
現行的新股發行制度,是2006年“新老劃斷”以后開始實施的,基本特征是建立了一個面向機構投資者的詢價機制,同時也形成了一個向機構投資者傾斜的發行模式,并且是以資金量的大小為配售新股的最主要原則。
“在海外市場,新股跌破發行價是經常有的事情。上市后如果漲幅過大,實際上是意味著詢價機制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這對于承銷人來說是種失職。”譚正標指出,現行新股發行分為戰略配售、網下申購與網上申購三部分,而個人投資者只能參與網上申購,相比機構投資者來說,其中簽的比例就低了不少,導致明顯的不公平。
他表示:“我們建議恢復市值配售,或者仿效香港,按賬戶申購。制定新股發行市盈率基本標準,對于國有大盤股,確定比較低的市盈率發行,定在15-25倍;對于小盤成長股,可以確定較大空間的市盈率發行,定在18-30倍。”(記者 李乾韜)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