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美國的次貸危機演化成全球性金融危機以來,英國富時100指數跌幅約為36%;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跌幅約為35%,而A股滬指跌幅約為70%。在這場次貸危機中,西方各國遭受的損失可謂巨大,相比之下,中國金融企業損失不大。然而令人不解的是,無論是從近一年的行情,還是從近期的反彈表現看,損失嚴重的歐美股市都比A股市場強勢得多。
分析人士認為,由于估值水平相對偏高,市場機制有待健全,A股在短期內受到了一定制約。但放眼一輪完整的“牛熊”,A股在牛市時,也表現出“我行我素”地上漲。從價格膨脹到價值回歸,A股只是走了一段必須要走的路罷了。
來自湯森路透10月31日的數據顯示,在全球主要市場中,A股目前的估值仍屬較高水平,上證綜指靜態市盈率達12.49倍,深成指的動態市盈率為11.33倍,兩個數據都是全球主要股市中的最高水平;滬市市凈率分別為1.88倍,與恒指的1.43倍和國企指數的1.5倍也還有相當的距離。而最新的AH溢價指數仍在135.03水平,顯示A股較H股仍有逾三成的溢價,其中,中石油、中石化等核心權重股的溢價水平仍分別在107%和52%左右的水平。這對A股形成了一定心理壓制,在全球經濟景氣度下降的背景下,投資者做多的欲望明顯降低。A股展現個性的過程或許也是其估值保持與國際接軌的過程。
導致A股充滿“個性”的原因除了估值偏高,市場本身也存在一定原因。A股是T+1交易,當日買進不能當日賣出,前期先漲后跌的反彈陷阱給投資者帶來了深刻教訓,而上周A股走勢跟港股聯動性非常強,卻又明顯弱于港股。不少反彈時沖進去搶盤的投資者再度被套。賺錢效應的缺失將大大降低資金活力。除此之外,A股市場也缺乏必要的風險對沖工具,股指期貨、融資融券、備兌權證等皆未推出,而港股市場在這幾方面已經取得長足發展,不少投資者操作起來也得心應手,其下跌的風險通過這些工具得以化解,市場并不缺乏賺錢效應。
然而,從另一角度看,正是因為A股市場還有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它才可能蘊藏著比其他市場很大的潛力,在A股市場建設日臻完美的背景下,未來是值得期待的。而A股堅實基礎依然存在,國內經濟仍能保持著平穩較快增長,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的回落,也給經濟發展和經濟轉型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更為重要的是,此次金融危機并未對中國的金融體系造成嚴重沖擊,甚至反而因禍得福。其中,在美元近來大舉升值近20%的背景下,中國外匯儲備持有的美元資產增值不少,很好地回應了當初人們的懷疑,并將為經濟的恢復提供強大的財力支撐。
縱觀歷史,每一次全球的經濟危機,不管它有多嚴峻、惡劣,最終都能夠轉化成再一次推動未來經濟快速發展的動力。因此,面對目前金融風暴肆虐全球的窘境,我們對全球經濟的未來或許更應持一種樂觀態度。(賀輝紅)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