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黃金周,各大旅行社的出國游項目全部爆滿。旅游界人士分析,這主要是因為股市上漲強勁,使得不少賺了錢的人消費信心大增。
要說股市能改變生活,一點都不夸張。在某證券公司做客戶經理的W先生,在十幾年的股海生涯中對此體會最深。在股市蕭條的那些年,W先生所在的營業部門可羅雀,有時一天的交易額連10萬元都沒有。市場不景氣,收入自然也隨之下降。
“那時如果讓人知道你是做證券的,是個很沒面子的事。我們家有個鄰居,見了我媽就說,趕緊讓你兒子換個工作吧,要不以后連老婆都養不起了”。W先生回憶起往事,表情漸漸凝重起來。
“也難怪那會兒做股票的人越來越少,因為那時整個市場機制就有問題,絕大部分上市公司琢磨的都是想方設法把你口袋里的錢變成他們的錢。我也曾買過一些股票,其中有一個家電股幾乎讓我血本無歸。這個公司幾年中從證券市場圈走了60多億,可給投資者的分紅才1億多。”說起此事,至今W先生仍是耿耿于懷。
“其實,人生最痛苦的事不在于因失敗而結局悲慘,而在于你已經預見到結局卻沒法改變。那會兒,由于未來收入預期悲觀,我們的日子過得很緊,同學聚會也不敢去。人活到這份兒幾乎毫無體面和尊嚴可言。”回憶往事,W先生一付不堪回首的樣子。
“2005年,證券市場開始出現暖意,我們證券部的開戶人數漸漸多了起來。我回家和老婆一合計,這或許是個能讓我們翻身的機會。于是把所有的錢集中起來,買了3萬多股中信證券。今年初,我算了算總資產過百萬了。前些日子,我把買房貸款提前還清,還買了輛車。五一的時候,本想帶老婆出國旅游散散心,但報名的人太多,一打聽才知道好多人和我們一樣,也是股市中賺錢了,想消費一把。”在W先生看來股票不僅改變了他的生活,而且還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有專家論證說,股票增值的確可帶動消費,并拉動經濟上漲。美國經濟學家曾經估測,股票資產每增加100美元,5個季度之后美國消費者的支出便會增加2-3美元,1995年至1998年,美國股票價格的上漲對整體居民消費水平產生了1190億美元的積極影響,推動消費增長了2.3個百分點,為實際GDP增長直接做出了0.5個百分點的貢獻,這還不包括潛在的乘數作用。
“其實證券市場真的很重要,”W先生在股市最蕭條的幾年里發奮讀了北大的MBA,看事物有了更寬泛的視角,“在西方發達國家,資本市場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上,而且還因人們普遍持股,使得早先資本家與勞工的矛盾逐漸演化為股東與職業經理人之間的矛盾。1940年至1990年的50年間,美國股票持有者的資本年平均回報率為7.6%,股票的社會財富再分配功能,大大緩解了許多原來難以解決的社會矛盾。我堅信隨著中國股市的健康發展,必將改變很多人的家庭生活。”W先生十分肯定地這樣認為。(孟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