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學術顧問朱武祥主筆的研究報告顯示,“大小非”解禁前后2個月的較長區間內,上市公司股價總體受到負面沖擊。報告指出,從解禁事件的長期市場反應來看,總體上股價表現為下滑趨勢,而在解禁日前后2個月中最為明顯,這表明,解禁事件給公司市值帶來了較明顯的沖擊。短期累計超額收益率下跌依然是主要趨勢,但在解禁當天有顯著的反彈。
分析結果顯示,弱市中解禁的股票市場表現總體優于強市期的表現;國有經濟重點持股的行業表現優于其他行業;短期內解禁規模越大市場表現越差。從行業角度看,在解禁前后2個月期間,市場表現最好的三個行業依次是:農、林、牧、漁業,醫藥、生物制品,采掘業。在解禁前后1個月期間,采掘業則是市場表現最好的行業。而在解禁日當日,市場表現最好的三個行業分別是:金融、保險業,農、林、牧、漁業,建筑業。
報告認為,解禁事件期間的市場表現主要受解禁特有因素、前期的市場表現以及公司規模影響,這表明投資者對于許多其他信息已部分提前反應,使得心理因素起到了主導作用。此外,流動性、股權結構、股票流通比例、盈利性、市場狀態、外部評級、每股凈資產等也起著較為重要的作用。報告還對大股東減持背后的灰色因素進行了研究。大股東減持股份之前的一定時期,減持公司的市值在整體上會出現顯著的正超額收益,出現了正的市場財富效應,而在股份減持完成后,財富效應不再產生。報告由此推斷,大股東減持背后所隱藏的股價操縱行為確實存在。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