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早慧少年到經濟學泰斗
毫不夸張地說,薩繆爾森的一生是為經濟學的發展與傳播而奉獻的一生,他幾乎見證了經濟學理論在二十世紀的所有重要進展和爭議,并且在諸多重要的經濟領域中成為不可或缺的探索開拓者和積極參與者。
15歲讀大學的早慧少年
保羅·薩繆爾森(Paul A. Samuelson)于1915年5月15日出生于美國印第安納州的加里(Gary)城一個信奉猶太教的波蘭移民家庭里。1931年,當保羅·薩繆爾森進入芝加哥大學學習時,他的年齡只有15歲。
薩繆爾森是一位早熟早慧的孩子,人們通常會把此類學業出眾者稱為“神童”或“天才”。他自己在自述中說自己很早就有不同尋常的潛意識記憶。只是由于地理上的偶然性,他進入了芝加哥大學學習。
處于經濟大蕭條時代的經濟學人對于經濟理論如何闡釋經濟危機、衰退、蕭條與失業現象,顯然有著更為強烈的渴求與逼問。根據薩繆爾森1985年2月的一次演講,當時的經濟學發展基本上仍然停留在文字闡釋和哲學思辨的演繹和歸納層面,數學分析工具還沒有被普遍而系統地運用到經濟學本科生的教學之中。
雖然早在20世紀70年代的“邊際革命”時期,瓦爾拉等人就已經在經濟學教科書中部分地采用數學工具,在他之前也早有橋梁工程師杜布伊、戈森、庫爾諾等人采用數學工具研究經濟問題,后來也有帕累托、馬歇爾、埃奇沃斯、費希爾等人在數理分析方法方面的積極貢獻。有關數學在經濟學中的運用傳統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典政治經濟學早期。
在芝加哥大學的“新哈欽斯計劃”的安排下,薩繆爾森接受了一種深刻而又廣泛的本科生教育,他20歲時以優異成績畢業,于1935年獲芝加哥大學文學學士(B.A.)學位。
如果任由自己選擇的話,他本會繼續在芝大學習,然而就在畢業那年,社會科學研究委員會開始了一次教育性的實驗:在美國挑選8位優秀本科生,并支付幾年研究生學習的費用,但條件是不能繼續留在原先的大學學習,于是他最終選擇了哈佛大學。
1936年他獲得哈佛大學文學碩士(M.A.)學位,1941年獲得哈佛大學哲學博士(Ph.D.)學位。其博士學位論文的題目是《經濟理論的運行意義》("The Operational Significance of Economic Theory"),該論文榮獲哈佛大學威爾斯博士論文獎(David A. Wells Prize)。緊張的學業并沒有妨礙他的愛情與婚姻,他于1938年7月結婚,妻子為他生了兩個女兒和四個兒子,1978年妻子先他而逝去,結束了長達40年的恩愛姻緣。
經濟學界的最后一個“通才”
薩繆爾森是經濟學領域一位標志性人物。他在經濟學領域中的貢獻與影響幾乎無處不在,被人們稱為經濟學界的最后一個“通才”。
20世紀50年代之前,經濟學的大本營在英國劍橋,20世紀下半葉則轉移到了美國,而這個歷史性大轉移完成的標志就是薩繆爾森的涌現。他的職業生涯豐富而又穩定,似乎總是沿著一條既定的路線向前延伸:1940年至1944年他成為MIT的經濟學助教授,1944年至1947年晉升為副教授,1947年至1985年一直是該校經濟學教授。1952年,薩繆爾森擔任美國計量經濟學會會長,1961年任美國經濟學會會長,1965年任國際經濟學會會長,1971年獲美國科學院愛因斯坦紀念獎。
在1947年的美國經濟學年會上,保羅·道格拉斯以會長的身份把美國第一屆克拉克(John Bates Clark)獎章授予給32歲的薩繆爾森,這項美國設立的大獎,專門用于獎勵40歲以下經濟學家。保羅·道格拉斯預言,薩繆爾森在經濟學領域中的發展前途不可限量。
而在諾貝爾經濟學獎設立之前,曾有人問薩繆爾森:學習經濟學的最大遺憾是什么?他答道:“學習經濟學的最大遺憾是不能獲得諾貝爾獎”。沒想到23年后,他真的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自此,薩繆爾森創造了美國歷史上的兩個“第一”:第一屆克拉克獎獲獎,和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美國經濟學家。也正是從薩繆爾森開始,出現了一個“雙獎連發”的有趣現象,即獲得克拉克獎的經濟學家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幾率會比較大。
薩繆爾森的研究領域非常廣泛,幾乎涉及到他所處時代經濟理論的所有重要領域,其中包括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勞動經濟學、福利經濟學、人口統計學和國際經濟學、經濟增長理論與經濟思想史等諸多方面,他經常被提及的貢獻主要有“新古典綜合”、顯示性偏好理論、乘數與加速數相互作用理論、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薩繆爾森檢驗方法等。其特點是推導重要的新定理,或者是為既有定理發現新用途。他于1947年出版的《經濟分析的基礎》,成為經濟理論教學和研究的必讀參考書,影響了幾代經濟學人。
他以一個經濟波動模型把乘數機制與加速機制結合在一起;以“顯示性偏好”理論改造了消費理論的基礎;他推導出國際貿易理論中的幾個重要定理,比如“要素補償定理”。諾獎委員會認為他發展了靜態與動態經濟理論并提高了經濟科學的分析水平。
空前絕后的“教材霸主”
薩繆爾森創造了經濟學教材領域的一個里程碑,擔當50年教材霸主,可以說空前絕后。20世紀90年代之前,中國只有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家,沒有純粹意義上的經濟學家。幾乎全部中國學現代經濟學的人都是從他的“經濟學”開始入門的,包括我在內。
他主要著作有:《經濟分析的基礎》(1947)、《經濟學》教科書(1948年第一版)與多夫曼和索洛合著的《線性規劃與經濟分析》(1958),《保羅·薩繆爾森科學論文集》1-5卷,與伯恩斯合著《充分就業:路標與經濟穩定》(1967)。
其中,他的《經濟學》,與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和阿爾菲德·馬歇爾在1890年出版的《經濟學原理》,被公認為是經濟學教科書領域的三大里程碑。需要強調的是,薩繆爾森的《經濟學》從出版之日起,整整50年,獨占經濟學教材領域霸主地位。一直到1998年之后,曼昆、斯蒂格利茨、伯南克等人陸續出版經濟學教科書,這一“壟斷”局面才被打破,至今,也沒有一本教材能創造出和薩繆爾森類似的奇跡。
薩繆爾森作為新古典經濟學和凱恩斯主義新綜合的代表人物,其集大成式的綜合理論觀點與教科書體系體現了現代經濟學長達約50年的正統理論觀點,成為人們心目中“主流經濟學”的代言人,并且成為西方發達國家政府制定經濟政策的理論基礎。他將數學分析方法引入經濟學,幫助經濟困境中上臺的肯尼迪政府制定了著名的“肯尼迪減稅方案”。 (作者:夏業良 北京大學外國經濟學說研究中心副主任)
薩繆爾森的貢獻
斯托爾珀—薩繆爾森定理
從長期來看,開展國際貿易后,出口產品生產中密集使用的生產要素的報酬會提高,而進口產品生產中密集使用的生產要素的報酬會下降,而且無論這些生產要素在哪個行業中使用都是如此。
從上面的分析中還可以看出,發生國際貿易后,由于生產要素報酬(價格)是產品價格與要素邊際生產率的乘積,所以生產要素報酬的變動會超過產品價格的變動。這一結果被稱為國際貿易的“放大效應”。
斯托爾珀—薩繆爾森定理的基本思想是:關稅提高受保護產品的相對價格,將增加該受保護產品密集使用的要素的收入。如果關稅保護的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則勞動要素的收入趨于增加;如果關稅保護的是資本密集型產品,則資本要素的收入趨于增加。
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
只要存在產品價格的差異,兩國就會繼續開展貿易,但最終的結果將是兩國兩種產品的價格完全相等,而生產要素的價格也完全相等,此時如果其他條件不變,貿易也就停止。兩國間開展貿易的結果會使兩國的生產要素價格最終相等這一趨勢被稱為“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由于這一定理是由薩繆爾森根據赫克歇爾—俄林模型的邏輯論證的,因此該定理又稱為“赫克歇爾—俄林—薩繆爾森定理”。
巴拉薩—薩繆爾森效應
巴拉薩—薩繆爾森效應是指在經濟增長率越高的國家,工資實際增長率也越高,實際匯率的上升也越快的現象。當貿易產品部門(制造業)生產效率迅速提高時,該部門的工資增長率也會提高。國內無論哪個產業,工資水平都有平均化的趨勢,所以盡管非貿易部門(服務業)生產效率提高并不大,但是其他行業工資也會以大致相同的比例上漲。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