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然氣供應吃緊的情形下,半個月之內,國內天然氣批發價格平均每噸已暴漲500~700元,漲幅平均已超過兩成。《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天然氣價格的一路高漲在全國多個省市已普遍出現,而且漲勢目前仍在持續。
天然氣批發價暴漲超兩成
“天然氣價格已經快要趕上柴油的價格了。”卓創資訊液化氣行業的一名分析師17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本月初開始,天然氣價格一路高漲,華南地區目前已從每噸4000元左右漲至4500~5200元/噸,北方地區由3250元/噸漲至3800元/噸,漲幅平均已超過兩成。天然氣價格的一路高漲在全國多個省市已普遍出現,而且漲價仍在持續。
盡管如此,天然氣仍然供不應求。今年入冬以來,成都、武漢、杭州等多個城市遭受了“斷氣”之災。各地燃氣公司、加氣站本已存在的供需缺口進一步加大。在各地政府力保供氣不斷的壓力下,燃氣公司和加氣站寧愿高價從一些民營企業進貨,最終導致各地天然氣價格暴漲。
全球天然氣過剩,市場已從賣方市場演變為買方市場。但在我國卻出現了一幕幕“怪現狀”:揚州部分天然氣公交車停運、武漢停限天然氣工業客戶保障民用、成都城區天然氣站關門、出租車司機被號召每天只加一次氣……這種 “氣緊”的狼狽局面在各地頻頻出現。
專家:壟斷致“氣荒”
其實,最近3年“氣荒”現象在國內此起彼伏,愈演愈烈。
“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是中國天然氣產生所有矛盾和問題的關鍵”,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昨日(17日)告訴記者。他認為,關鍵領域由少數央企高度壟斷,未能依靠市場進行充分的資源配置是造成供應短缺和民企高抬天然氣價格的根本原因。
韓曉平表示,包括勘探開發等天然氣領域中上游高度壟斷,我國并沒有形成一個多元化和充分競爭市場,也無法充分調動民企和一些地方國企的積極性。
目前的天然氣行業情況是,上游勘探、生產主要掌握在中石油、中石化及中海油手中,中游的長輸管網也主要由上述三大企業壟斷,而下游城市及工業燃氣的輸配業務則是國有、私營企業共存。
天然氣價改再上日程
中石油日前透露,天然氣定價機制改革方案已完成向三大石油公司的意見征詢,這標志著天然氣改革即將出臺。據正在考慮的定價機制,天然氣價格將和原油及煤炭價格掛鉤,據媒體報道,其出廠價格可能會上調20%~30%。
有觀點認為,天然氣價格改革的緊迫性來自于進口天然氣的價格壓力。多名業內專家表示,隨著進口天然氣量的增加,進口氣與國產氣的巨大價格差距將導致國內天然氣銷售市場混亂。
甚至市場猜測,天然氣價改或在今年破冰,將石油的熱值比和天然氣的熱值比相對應,依照一定的定價機制,讓天然氣價格跟隨國內油價適當聯動。根據湘財證券研發中心提供的數據,國內天然氣價格嚴重偏低,如果完全和石油或進口氣價接軌,未來天然氣的漲幅在100%左右。
但記者昨日(17日)就此事采訪國家發改委時,并未得到明確答復。(每經記者 宛霞)
同步播報
雪封水路南方“氣緊”或加劇
息旺能源油氣信息總監儲節旺17日稱,由于北方液化氣通過海運南下受阻,惡劣天氣致北油南下停頓,南方油氣量緊價升還將加劇。
目前,東北、山東、浙江沿海碼頭液化氣下海業務暫停。儲節旺稱,從舟山某船隊了解到,由于渤海灣一帶受大風影響,部分港口如鲅魚圈營口港、遼濱港、龍口港和萊州港均難以正常作業,北方油品資源南下船運受阻,部分港口間歇性關閉作業。儲節旺說,由于煉廠擔心近日下海輸出受阻而導致煉廠庫存上升,目前,鎮海、青島下海煉廠紛紛下調液化氣報價,以增加汽運銷售量,但收效一般。
除天然氣外,電廠發電的重要原料燃料油北油南下也一度出現中斷,儲節旺分析,由于運輸受阻,加上珠三角燃機電廠對燃料油需求趨于下滑之際,發電用燃料油價格將維持在前月水平。 (喻春來)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