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監會昨日在京發布的《2009年供電監管報告》顯示,去年有四成共105家受查的供電企業存在各類供電違規問題,其中12%的受查供電企業存在重大違規侵害消費者權益問題。值得注意的是,自2006年電監會首度發布年度供電監管報告以來,違規的供電企業比例并未降低,甚至有所增加。
供電監管上升到法律層面
電監會自2006年首度發布年度供電監管報告至今已有4年,除了2006年沒有公布具體數據,2007年開始每年公布具體數據。2007年檢查發現各類用電問題84例,涉及供電企業80家,占275家受查單位29.1%,近三成企業存在各類供電違規問題。2008年檢查發現,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方面問題20例,涉及受查供電企業18家,占受查供電企業的8.5%。
對于供電違規問題“越查越多”,電監會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主要是連續4年來電監會加大了供電監管的范圍,上述數據可比性不高。他表示,今年的監管深入到了很多基層,例如今年對重慶江津區“天價電”問題的監管,這個違規供電企業是一家小型私人企業。
該人士表示,電監會今年監管上升到了法律層面。對于一些違規行為開始立案調查,截至目前已公布3起,如對華電集團公司所屬貴州烏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職工持股的企業———貴州騰元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涉嫌違規供電等行為已進行立案調查,近期會有調查結果。
利益“臍帶”導致問題多多
4年來違規供電問題多集中在供電電壓不足、違規停電、收費等方面。此外還有受電用戶工程出資界面不清等問題,很多受電工程究竟應由供電公司建設還是由用戶建設劃分并不清晰。
對于違規問題“屢查不禁”,電監會供電監管部主任賈英華表示,問題的關鍵是電力體制改革還不到位。如供電企業的多種經營企業問題,雖然目前的供電企業下屬的多種經營企業和“三產”在資產層面上已與供電公司劃清了界限,但是其中利益的“臍帶”還未斷。
賈英華表示主輔分離是電力體制改革明確的方向,但是目前界限還劃分不清,這些工作還需要國資委牽頭,做出明確區分。
首次電表抽檢基本合格
電監會今年與國家質量總局首度對城市電表計量性能進行抽檢,昨日電 監會供電監管部主任賈英華透露,初步的檢查結果顯示,電表的性能和相關標準基本符合相關部門的要求。
電監會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今年電監會與質檢總局聯合在廣東中山和河南的南陽兩個城市做了抽樣檢查,這也是電監會首度開展電表檢查。
早在2005年,《羊城晚報》曾報導稱國家技術監督局對17個省的企業生產的34種電表進行了抽檢,結果發現,75%的電表都出現了正誤差,即“調快了”。今年3月又有多家媒體就此事進行報道。
電監會上述人士表示,電表抽檢與這些報道沒有關聯,今年是維護消費者權益年,檢查的主要出發點是維護消費者權益。(鐘晶晶)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