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降價在這段時間內似乎成了一股潮流。大蒜降了、綠豆降了、端午節前夕糯米也降了。現在又輪到了玉米。
6月18日,一路猛漲的玉米價格,開始放緩了腳步。大半部分地區都出現了“與昨日持平”的狀態。黃淮地區甚至出現了小幅下滑的態勢。這也讓養殖戶、飼料加工廠們也著實松了口氣。
回顧這次瘋狂漲價,確實讓人心有余悸。據農業部的信息顯示,玉米價格從2009年2月起一直保持漲勢,到2010年5月底漲幅高達33.3%。5月第2周,玉米開始進入“1元時代”(全國玉米平均價格達到每公斤2.02元)。
在所有農產品中,玉米的漲幅不是最大的,但影響可能是最大的,因為它會影響飼料成本和食品深加工。諸多的養豬戶、飼料廠也確實被高企的玉米價格逼到了懸崖邊上。養豬戶的資金鏈開始面臨破裂危險,飼料廠也開始被迫尋找玉米的替代品。
在此狀況下,國家開始在半個月內兩次修改東北臨時儲備玉米的拍賣規則。與此同時,為穩定國內糧價,防止市場惡意炒作,政府不斷出臺相關調控政策,打擊惡意囤積貨源、哄抬價格的行為。6月11日,國家更是不惜動用中央儲備玉米來平抑市場價格。
政府一系列的有效措施,確實起到了應有的作用。華夏養豬網的數據顯示,6月19日全國玉米平均價格為1991.15元/噸,絕大部分地區順利度過“1元時代”。
那么到底誰導演了這場上漲的“好戲”呢?北京東北艾格農業咨詢有限公司的分析師馬文峰表示,由于去年天氣異常,主產區東北遭遇大面積干旱,使得今年全國減產玉米1000多萬噸。當然,這也不可避免地成為了炒作人所認為的好噱頭。
一位不方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還透露了另外一個原因,今年伊始,國家有關部門作出了2010年玉米供大于求的預判。為保護農民的利益,解決農民賣糧難問題,專門出臺了針對南方15省市地區的飼料企業直接采購東北玉米給予每噸70元的運輸補貼政策。
“讓政府沒有想到的是,東北地區玉米減產了。于是,東北加工企業和南方飼料企業開始相互‘奪食’。玉米價格在你來我往中被越推越高。在國家兩次修改補貼政策之后,玉米價格才出現企穩態勢。”上述人士說。
其實,今年國內的玉米并不缺。“當前市場庫存量約有1.2億噸,其中國家儲備就有4000萬噸左右,東北農民手里的庫存比去年大約多1000萬噸,保證全年的玉米供應并無問題。”馬文峰說。
那么,玉米價格會不會借此機會步入下行軌道呢?上述人士表示,很不樂觀。中國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的報告顯示,預計今年中國玉米播種面積為3056萬公頃,較上年增加10萬公頃,增幅僅為0.3%。
供需尚未可知,而需求卻在不斷提高。2009年國家出臺了鼓勵扶持玉米深加工企業發展的政策,益海、嘉吉、中糧都在擴張產能。馬文峰表示,玉米深加工的利潤比一般貿易要高,市場需求大,一大批新產能上馬,玉米產量就變得有些“供過于求”了。
此外,搜豬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還指出,這兩年,養豬業規模化程度在迅速提高。很多龍頭企業都建設大型規模的豬場。這些新上的產能一旦開始釋放,肯定會對玉米的供求關系產生影響。“現在規模化程度只有60%,如果達到100%的話,大量進口玉米將不會遙遠。”(記者 王超)
參與互動(0) | 【編輯:曹文萱】 |
相關新聞: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