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持續了多個交易日的攀升之后,大盤昨日終于迎來了一次近百點的調整,上證綜指最終擊穿3000點關口,至收盤報2962.67點,大跌3.19%。權重股全線殺跌,銀行、石化、有色、地產等權重板塊跌幅居前,兩市除醫藥板塊外其他板塊全線飄綠。
分析人士指出,導致周五大跌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下周一超級大盤中冶將上市交易,超級大盤的上市對市場資金將形成擠出效應;二是因為浦發銀行發布中長期資本規劃,引發了市場對于大盤股再融資的擔憂;三是因為大盤在3000點上方有相當的獲利盤及套牢盤的拋售壓力,市場在持續反彈后有技術上的調整需求。此外,創業板啟動在即,不少資金從主板脫身備戰創業板,也使得市場資金出現一定的緊張局面。
上證綜指從2639點反彈到昨日的3068點,反彈幅度達到400點。在國慶節前,大盤會繼續上行還是反彈行情已經終結?昨日的大跌,使得市場再次出現分歧。
中冶上市和再融資考驗市場資金壓力
國內最大的冶金工程公司———中國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601618,以下簡稱“中國中冶”)A股和H股的申購已經結束,共籌得資金372億元人民幣,由此成為今年全球規模第二大的IPO交易,僅次于中國建筑。其中,中國中冶A股IPO共籌得人民幣189億元,發行價為每股5.42元人民幣,位于發行價區間(每股5元—5.42元)的最高端。
下周一,中國中冶將正式上市交易。由于此前中國建筑的上市直接導致了大盤8月份的大調整,對于融資規模高達189億元的中國中冶來說,其上市會不會再次引發大盤的調整就成為市場焦點話題。湘財證券就指出,中國中冶上市交易,如果它對市場的影響重現中國建筑上市一幕,那么在敏感時間點附近的市場,下周將會有較大震蕩的可能。中原證券分析師張剛也指出:“中冶選擇在國慶節之前上市,其龐大的發行量對市場是個不小的沖擊。”
除了中國中冶上市,引發周五大盤跳水的另一個原因,是浦發銀行昨日公布了中長期資本規劃公告。據公告披露,未來兩年該行資本充足率目標不低于10%,核心資本充足率不低于7%。國信證券金融分析師邱志承指出,假設浦發銀行在2010年和2011年資產規模的增長速度在20%—25%之間,那么要在2011年年底達到7%的核心資本充足率目標,浦發銀行大體至少需要再融資190億元左右。8月底,浦發銀行150億元定向增發再融資計劃已經獲得證監會有條件通過。浦發銀行昨日公布中長期資本規劃公告,被市場解讀為其再融資步伐將提速。
知名私募人士冉蘭指出,現在市場資金面比較緊張,而銀行、地產板塊的龍頭股不斷出臺再融資計劃,希望利用目前行情較為活躍的時候盡量籌集資金,這必然對市場資金面造成嚴峻考驗。
大小非減持和創業板啟動影響市場心理面
相對于中國中冶上市和再融資對市場帶來的直接影響,大小非減持和創業板的即將啟動,則在心理層面對投資者帶來了相當程度的影響。
股市觀察家皮海洲指出,大盤在3000點之上還是風險區,大盤站上3000點之后,獲利盤有獲利回吐的需求,套牢盤部分被解套也帶來拋售壓力,大小非更是急于出貨變現。因此,大盤反彈超過3000點之后,投資者的心理層面就會出現較大變化。
這點可以從大小非近幾個交易日的瘋狂出貨得到印證。9月17日,大宗交易平臺“井噴”,11只個股遭折價拋售,雖然有傳聞稱國稅總局將查處大小非減持過程中的偷漏稅問題,但對大小非減持的實質性影響有限。
17日、18日的創業板過會也毫無懸念,13家(17日7家,18日6家)企業全部順利通過審核過會。過會之后,這些企業將發起一輪“創業板第一股”的爭奪戰,國慶節前可能會啟動申購程序。“主板機會不多,我現在已經基本空倉,準備彈藥轉戰創業板。”私募人士董海平告訴記者。
反彈行情是否終結引爭論
大盤昨日近百點的暴跌,是否意味著9月份以來的反彈行情終結?還是震蕩上行過程中的一次洗盤?市場再次陷入爭論之中。
私募人士冉蘭指出,大盤從2639點(9月1日)低位反彈到昨日的3068點高位,反彈幅度超過400點,相當于8月份跌幅(800點)的50%,從技術層面上來說已經到位,有調整的需求。更為重要的是,這輪反彈行情的特色是題材股活躍,中小市值股反彈幅度明顯大于藍籌股,中小板指數創反彈新高,說明市場資金量有限,只能在中小市值股上倒騰,沒有能力推動藍籌股走強。
國誠投資則繼續看好下周的大盤走勢。國誠投資發布研究報告指出,反彈趨勢尚未改變,昨日的調整有一步到位的跡象,預計下周初大盤將出現探底企穩跡象,此后會再度震蕩上行。
南京證券分析師溫麗君指出,流動性的擔憂由于資產供給速度的繼續加快仍在場中蔓延,這使得昨日股指出現寬幅震蕩,下挫調整。目前大盤在上有壓力、下有支撐的背景之下,短線股指仍將可能在3000點附近展開震蕩。而在震蕩行情中,題材股將可能繼續受到資金的熱捧,市場中也將不乏精彩的板塊及個股出現。建議適當參與個股行情,繼續關注物聯網、智能電網、新能源等題材股。本報記者田志明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