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申萬研究所估算,首批發行的10只創業板新股總籌資規模為28.2億元。按此計算,即使實際籌資規模翻倍,10只新股的資金需求總量也不過56.4億元,不到之前發行的大盤股中國中冶的三分之一。因此,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創業板短期對主板資金面并不會產生實質性影響。
不過有市場人士擔心,創業板提前啟動,將引發投資者對創業板持續發行后,分流主板流動性的擔憂,進而影響主板二級市場的走勢。東北證券也在報告中提示,短期大批量的創業板公司過會和發行,對資金的分流預期會對市場形成一定負面沖擊。如果實際募集額因定價較高和受資金追捧而遠超擬募資額和市場預期,那么分流資金將會更加明顯,負面影響更大。
對此,多數分析師認為,目前來看,這種負面沖擊的心理意義大于實際意義。在南京證券分析師周旭看來,影響二級市場資金的主要因素,是新股上市后能否形成持續上漲的盈利效應。
“此前中小板上市之后,如果出現非理性炒作都會引發嚴厲監管,類似的監管措施將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對創業板股票的炒作。不僅如此,創業板股票發行市盈率較主板及中小板高,考慮上市以后會出現一定的新股溢價,上市后股價已經相當高,即使有成長性也基本反映在上市后首日股價中。因此,創業板股票持續上漲的前景并不突出,對現有二級市場的資金分流將較為有限。”周旭指出。
平安證券策略分析師蔡大貴也認為,雖然創業板肯定會吸引部分炒作資金進來,但從目前的規模看,這塊占用的資金很少,對主板市場不會構成根本性的影響。
蔡大貴預計,創業板推出之后可能會有一個活躍的過程,與之相關的主板、中小板小盤股在比價效應下將有所表現。
興業證券策略研究小組也持類似觀點,他們指出,海外創業板的經驗表明,創業板公司的高市盈率,有望通過產業的共性,在一定程度上外溢到主板同類公司。例如,韓國創業板推出時,適逢亞洲金融危機,主板KOSPI 指數持續下跌,而創業板公司集中的醫療、機械、交通等創新型行業在主板的表現堅挺,強于大盤。(潘圣韜)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