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在一片咋舌聲中暢快開鑼了,“打新”成功的小股民大都賺到了快錢。賺錢是好事,可如果我們只是把創業板看做一處賺快錢的地方,那就是件大大的壞事了。鑒于世界上若干個創業板的慘敗經歷,我們不得不來說幾句關于中國式創業板的風涼話。
當年納斯達克的巨大成功,吸引了全球各地股市都依葫蘆畫瓢地推出各自的創業板。有些取得了長足發展,更多的,則是被投資者用腳投票。譬如德國的“新市場”,1997年成立,高峰期有超過300家上市公司扎堆。可2000年之后就一蹶不振,2003年干脆關門大吉。有分析人士稱其失敗的原因就是上市門檻太低,對其上市公司甚至不設盈利要求。如此一來,創業板內的上市企業良莠不齊、亂象叢生,嚴謹而保守的德國人自然不會把錢投到這樣的市場里去。
如果說德國離得太遠的話,回頭來看看與我們僅一河之隔的香港。1999年香港也創立了創業板市場,為處于創業階段的中小企業特別是高科技企業服務。在互聯網泡沫沸騰的20世紀末,香港創業板曾經令無數創業者熱血沸騰。可這一市場最終還是成了一塊雞肋——如今你再登陸其網站去看一看,只查得到二十幾家上市公司,是一個名副其實的“Mini”創業板。據說其失意的原因在于上市要求過低,監管過于寬松,曾經信誓旦旦要搞“百年老店”的創業者頻頻套現,創業板變成了高管提款機。這樣的市場誰敢再玩?
反觀我們的創業板,似乎不存在這一問題。為啥?咱們的上市企業都是“審批下的蛋”,與人家的注冊制、核準制大不相同。任何創業型企業想到創業板上市都是要到證監會蓋紅印的,三堂會審之下,市場上的股份完全是供不應求,投資者能買到了一手兩手就不錯了,擔心中國式創業板交易清淡簡直就是杞人憂天。
的確,創業板開鑼首日的火爆場面,讓我們對此有了深刻體會。可是,如此一來,創業板與中小板甚至與主板市場在本質上又有什么區別呢?投資者又該如何拉開對不同市場投資方向的認識層級呢?人為制造的市場供求關系緊張,絕非市場健康發展的催化劑。
與此同時,創業板設置了企業盈利底線——沒有底線當然不行,可一刀切設置一個“兩年盈利”的門檻,又怎么能說是鼓勵“創業企業”上市?為什么不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為創業型企業提供“個性化上市服務”呢?另外,審批制之下所必然形成的嚴重信息不對稱,又怎能讓期待伴隨創業企業共同成長的中小投資者放心?只是一句“市場自律”就能解決問題么?創業板鳴鑼首日我們就看到了明星馮小剛、黃曉明成為億萬富翁的消息,可這些消息并非源于市場披露,而是來自于他們周圍無處不在的狗仔隊。明星股東之外的那些資本大鱷們呢?他們不想用創業板這臺“新型提款機”?
創業板來了,無疑為無數中小投資者提供了又一處實現投盈夢想的天地。只是,無數中小投資者對于投資市場公平、公正、公開的理想,在創業板的鳴鑼聲中并未開始紀元。創業板理應將競爭和優勝劣汰的市場精髓帶入到我們的投資市場;而其在制度上的創新,仍有廣闊天地,尚能大有作為。(金柱劍手VI)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