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碳經濟”成為今年“兩會”的熱門話題之后,機構對于本已暴露在“聚光燈”下的新興產業板塊的追逐依然毫不懈怠。有基金行業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已有不少基金經理展開對具有低碳以及節能減排概念的上市公司的大規模調研。通過跟蹤和比較機構近期在該行業的動作,記者發現,清潔能源、建筑節能和生物育種是目前最受機構青睞的“低碳”概念。
機構尋找最典型“低碳”概念股
多位基金經理表示,基金行業目前對新興產業上市企業的調研比重相當高。海富通中小盤基金擬任基金經理程崠表示,兩會期間,政府提出到2020年在能源總消費結構里面清潔能源的比例要達到15%,這就給基金投資指明了方向。
國聯安基金投資副總監馮天戈近日談到,“我們比較看好新能源和消費。而節能環保產業屬于新興產業,當新能源能達到實際應用的階段,這些行業也能實現技術突破,提供受到消費者歡迎的產品能令這些公司迅速成長。
而程崠認為,凡涉及到清潔能源的都算低碳經濟,比如余熱發電、垃圾發電、新型電網技術等都會成為政策鼓勵的重點!边@表明,當前的低碳概念外延更為廣闊,可選擇的公司也明顯增加。
機構布局各有側重
根據統計數據,清潔能源、建筑節能和生物育種三個行業機構持股比例較高。其中,豐原生化、敦煌種業和紅寶麗自去年以來持續得到機構增倉,后兩只個股在去年四季度機構持有流通股比例均超過20%。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機構對這三個行業的觀點并不一致。
在清潔能源行業,豐原生化最被社?春谩H珖绫005、006和007組合自2008年三季度起持有該股,持有時間至少一年零三個月。
易方達和泰達荷銀共同看好建筑節能行業,其中,紅寶麗機構持股比例高達25%,自2009年1月至今,其股價已經翻倍。易方達“策略成長”及“策略成長二號”兩只基金自2008年四季度登上紅寶麗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后,一直未有減倉跡象,去年四季度,兩只基金持股比例還增加至13.2%。
自去年下半年,泰達荷銀(現更名為“泰達宏利”)旗下先后有三只基金成為紅寶麗前十大流通股股東。截至去年四季度末,泰達荷銀旗下基金持有紅寶麗6.63%的股份。
布兵生物育種行業的是華夏基金和華寶興業。華夏藍籌自2008年四季度就出現在敦煌種業流通股前十大榜單中,不過其身影僅一閃而過。隨后,華夏紅利和華夏穩增接過“接力棒”在去年一季度殺入,總持有比例約2 .6%,與華夏藍籌前一季度2.43%的持股比例相當接近。
到去年四季度,華夏系共有三只基金躋身敦煌種業前十大流通股。而華寶興業在2008年四季度便大舉建倉,然而其耐心和運氣顯然沒有華夏那么好。華寶興業系基金共持有敦煌種業7.7%流通股,在去年一季度和年中來了個折返跑,而其間價格漲幅近有3%。相反,華夏系基金持有一年時間,敦煌種業股價漲幅約8%。
替代能源機構撤退痕跡明顯
從去年開始,新能源行業就被資金炒得翻天覆地。但根據記者統計的數據,從去年三季度開始,新能源的代表行業太陽能、風電、水電和核能行業就遭到機構摒棄。“新能源去年上半年就已經充分炒作了,所以下半年基本在還債!比A南一家私募基金公司投資總監在去年曾經這樣說。
以太陽能的代表企業金晶科技為例,機構持股最高峰在去年三季度,達29%,但到去年年底,機構持股比例銳減至2.65%,華安宏利、華夏優勢、上投摩根內需動力等三季度持股超過4%的基金,在一個月內幾乎全線清倉。
此外,孚日股份、天威保變、東方電氣幾也在去年二三季度遭到機構大幅減持。
不過也有一些企業是例外。中核科技在去年四季度得到了機構的青睞,進入前十大流通股的機構數量從上一季度的一只增至五只,當中不乏QFII、社保的身影。銀河證券研究所在最近的研究報告中指出,中核科技是真正具有低碳概念的核電設備股。核電閥門市場廣闊,將成為其未來三年的主要增長點。
“低碳”概念目前還處于炒作階段
深圳某基金公司基金經理私下對記者稱,經濟結構調整往往會伴隨著兩次大行情,第一波是政策出臺時的概念炒作階段,機構、游資集體殺入掀起一波“雞犬升天”的行情,第二波才是看業績,尋找真正具有爆發性業績的企業。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現在正處于第一波炒作階段的后期,過渡到業績說話,這需要等待很長的。
金鷹基金投資總監楊紹基也表示,“調結構”引出的支線將成為基金的投資主線。挑選企業的標準應按照“三受益”原則,即確定受益、首先受益、直接受益,對在“調結構”過程中受益的行業和企業進行分析、判斷和投資。
“富貴險中求”
目前大多數基金經理依然擔心,新興產業如何從概念順利轉變成實在的利潤。“看不到企業實際的業績增長,如今資金布局這些企業更多是炒預期和概念。”北京某私募基金的掌門人對記者坦承,他并不急于在現在布局低碳經濟。
該人士將低碳概念的投資主題比喻為“富貴險中求”!巴顿Y這類企業感覺就像是押寶,而且押中的概率可能不是很大!案咝录夹g行業的估值很貴,但市場機會還在這里,大家只能從這里面挖掘!鄙衔奶峒叭A南一家私募基金的投資總監認為。(王晶晶 實習生 楊詩麗)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