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席卷歐洲市場的主權債務危機仍然嚴峻,全球經濟復蘇還面臨著諸多不確定性,但紐約股市卻在不知不覺中走出了一波不緊不慢,但漲幅可觀的三月行情。截至3月26日,道瓊斯30種工業(yè)股票平均價格指數收于10850.36點、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收于1166.59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于2395.13點。
市場分析人士預測,美國勞工部即將于本周五(4月2日)發(fā)布的三月份非農就業(yè)報告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很可能為美國股市的短期發(fā)展定下基調。
道指收復萬一大關在望
5個半月以前道瓊斯指數重返一萬點時交易員擊掌相慶的情形還歷歷在目,如今道瓊斯指數只差一小跳就可以收復11000點這一重要整數關口。
回望道指一年來走過的路程,每一個經歷了這輪大牛市的人都會感到熱血沸騰。從2009年3月9日跌落至6547.05點開始,三天后收復7000點關口,半個多月后到達8000點,分別再用大約三個月重返9000點和10000點,直到現在的11000點在望,道指的反彈速度令人咋舌。要知道,十多年前道指首次走過這段路程,用了足足兩年半。
即將結束的2010年第一季度有可能成為10多年來美國股市在首季度表現最好的一次。截至3月26日收盤時,道瓊斯指數與年初相比上漲了將近4%,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上漲了近6%,而最能代表市場趨勢的標準普爾指數今年以來的漲幅接近5%。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三月份已經過去的20個交易日中,三大指數各自只有4天以下跌報收,且每一次的跌幅都并不明顯。根據華爾街著名市場趨勢研究公司Bespoke投資集團的統(tǒng)計,標準普爾500指數從2月23日至今沒有一天的跌幅超過1%,這種情況在一年來的牛市中還是第一次發(fā)生。
市場分歧明顯
然而,隨著一季度行情的演繹,市場中對股市目前的漲勢到底是“最后的瘋狂”還是“途中跑”分歧變得愈發(fā)明顯。
有一些征兆的確令人憂心。首先,今年前三個月股市的總體成交量與去年12月份相比呈現每況愈下的情形,顯示投資者在股市經過一年的大幅上漲后對前景的判斷趨于謹慎,市場屢創(chuàng)新高可能只是一小部分人的盛宴。其次,美股最近的上漲多是受到前期表現滯后的股票“補漲”帶動,并非市場的“普漲”,顯示股市上漲的動能并不強勁。
另外,就最近兩個交易日來看,股市均在上午大幅上漲后出現跳水,一些分析人士認為這是投資者對后市信心不足,神經繃緊的具體表現在技術指標上,市場出現了較為明顯的短期超買信號,標普500近90%的成分股已突破50日移動均線,而通常高于該水平都會誘發(fā)短線回調,
就在此時,兩位金融市場的重量級人物索羅斯和羅杰斯近日先后警告,美國經濟復蘇的勢頭可能會停止,危機也許就在眼前。這一切是否真的預示本輪牛市的上漲空間已經所剩無幾呢?
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資深會員、美國華德國際公司董事長阿倫·威爾代茲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認為股市的上漲還將繼續(xù),因為在目前利率幾乎是零的情況下,投資者在貨幣市場無利可圖。債券市場也許能給你帶來3%左右的年收益,但是股市不同,僅僅三月份,市場就漲了6%。只要利率還維持在現在的水平,這里就是目前華爾街唯一的游戲場!
就業(yè)數據成關注焦點
與相信“二次衰退”和“堅決看多”的陣營相比,更多華爾街的投資者在目前的市場環(huán)境中選擇采取“謹慎看多,穩(wěn)扎穩(wěn)打”的策略。短期來說,美國勞工部即將于本周五(4月2日)發(fā)布的三月份非農就業(yè)報告很可能為股市的短期發(fā)展定下基調。
Bespoke投資集團的分析師團隊在其為客戶提供的報告中指出:標準普爾一個月來的連續(xù)上漲“從長期來看證明了本輪牛市的力量”,但是“如果市場在此時出現一段時間的下跌和調整,人們不應該感到驚訝”。
威爾代茲也表示:“4月份的市場很有可能會出現休整甚至下跌的情況,但是總的來說,只要利率還不變,股市漲勢就會繼續(xù)。進入4月,我們需要關注新一輪的公司行情,還要關注歐元的走勢,但是最關鍵的還是就業(yè)數據。我們需要看到就業(yè)崗位出現增加。最近的就業(yè)數據比市場預期稍好,現在大家在等待月度數據的出臺。”
在經過長達一年的大幅上漲后,美國經濟復蘇的虛幻預期已經不足以支撐股市進一步上揚,目前投資者需要的是經濟好轉的切實證據,而其中,創(chuàng)造就業(yè)是重中之重。從某種程度上講,在今后幾個月以至于下半年中,美國的就業(yè)情況會直接決定股市的方向。
根據目前各分析研究機構的預計,三月份美國非農就業(yè)報告將有可能自經濟衰退以來首次顯現出就業(yè)崗位增長的跡象,基本預期是非農崗位增長20萬人,更為樂觀的預計是增長30萬人以上。如果這一數據好于預期,相信市場會做出積極的反應。哈里斯私人銀行首席投資官杰克·阿布林說,在此之前,“大家都會屏住呼吸”。(牛海榮)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