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6月28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道,本次G20峰會26日至27日舉行,G8峰會則是25日至26日舉行。初次亮相國際舞臺的日本新首相菅直人在G8峰會上建議應該讓中國加入G8。《日本經濟新聞》說,菅直人的提議在價值觀相同的G8集團的討論中放出異彩,報道同時擔心中國參加可能會讓日本的存在受到沖擊。其實,討論是否邀請中國加入G8的話題在西方早就出現,現在,G20是否取代G8才是更時髦的話題。
26日結束的G8峰會通過了一份聲明,聲明中涉及國際政治問題的部分多得出奇。聲明譴責朝鮮對韓國的敵視立場,敦促伊朗盡快就其核計劃同國際社會展開對話,要求阿富汗部隊盡快控制局勢,還面面俱到地提到巴以問題和緬甸問題。法國國際廣播電臺解讀說,隨著G20的出現,G8同G20漸漸有了區別,前者主管政治,后者主管經濟。但“德國之聲”援引專家的話稱,他的加拿大同事說:加拿大沒有那么大的楓葉,大得足以遮蓋8國的失敗。
德國電視2臺27日的評論認為,G8只剩下懷舊意義,現在只留下強顏歡笑。據稱為了下次法國尼斯的G8峰會不冷場,法國第一夫人將獻唱。加拿大《環球郵報》認為,G20中,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太平洋與大西洋之間、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之間缺少共識。但文章稱,恰恰是缺少共識使得G20如此重要。意識形態分裂使20世紀成為歷史上最慘烈的時期,我們自身的生存系于不重演歷史。G20是繁榮與和平的最好希望。
法國《世界報》認為G20是“北京的意外收獲”。文章說,G20完全是出于經濟原因而非其他價值標準組成的,中國在這里擺脫了在八國集團舉行峰會時所充當的邊緣角色。而中國在一個有很多新興國家參加的集團中感到更為輕松自在。報道引述香港浸會大學一名教授的話說,G20可以讓中國提高自身國際地位,甚至可以在目前形勢下扮演一種主要角色。因為面對幾乎都成為借貸者或負債者的工業化國家,中國在扮演著世界主要債權人的角色。
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主任孫哲對《環球時報》說,G8和G20的角色不一樣,承擔的任務也不同,美國將朝鮮、緬甸等自己關心的地區性問題置于G8峰會討論議題中,說明美國試圖利用其主導地位實現它的政治意圖,但這不能決定G8管政治、G20管經濟的發展方向,新興國家也不會只講經濟不講政治權力。孫哲認為,G20作用上升符合中國利益,許多外國人看待這個問題時伴隨著不同解讀,有人羨慕,有人嫉妒,還有人拿來做文章,他們忽略了中國的難處。在G20框架內,中國既承擔著與發達國家銜接的作用,又要協調與發展中國家的內部矛盾。在看到中國風光的同時,這種難處卻被大大縮小。(●本報駐加拿大、美國、德國、日本記者 陶短房 蕭達 青木 孫秀萍●本報記者 盧長銀● 汪析 柳直)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瑾】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