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全球智庫峰會在北京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數百位政要、學者、諾貝爾獎得主、全球五百強CEO,就全球金融危機與世界經濟展望的主題進行深入探討,共謀全球發展。圖為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曾培炎、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右)與會。 中新社發 武仲林 攝
中新社北京七月三日電(記者 俞嵐)“中國最高級別智庫”周五在此間敦促國際社會加強對主要儲備貨幣發行國金融風險的必要監督,并表示,現行國際貨幣體系框架難以在短期內有大的變動,但“你的貨幣容易成為我的問題”。
中國國際交流中心理事長曾培炎在此間舉行的全球智庫峰會上表達上述觀點。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等近百家全球頂級智庫代表與會。
曾培炎說,當前要穩步推進國際金融體系改革。國際社會應當共同推動完善金融監管機構,制定普遍接受的監管標準和規范,加強信息披露,對可能出現的系統性風險進行跟蹤、監測和及時干預。“國際貨幣體系應當向穩定的、可預期的、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今年早些時候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倫敦峰會上,與會各方就國際金融體系改革形成了一些共識。曾培炎說,現在的關鍵是要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并落到實處。
他建議,在當前情況下,應當設計出一種機制,保持世界上主要儲備貨幣的幣值穩定,加強對主要儲備貨幣發行國金融風險的必要監督,對其財政赤字和經常項目赤字占GDP的比重應該有所約束。他并認為,美國現行的寬松的貨幣政策,可能在危機治愈后導致不良影響,應審慎使用。
為應對這場始于華爾街,波及全世界的金融危機,美國再度開動印鈔機,實施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不僅使美元大幅貶值,也引發了石油、黃金等大宗商品價格的飆升。作為美國最大的債權人,中國已不止一次地敦促美國保證中國美元資產的安全性。
為了維護區域金融穩定,曾培炎也提倡,應加強區域貨幣合作,充分發揮雙邊貨幣互換協議的作用。在東亞地區應當加快“清邁倡議”多邊化進程,建成區域外匯儲備,增強這一地區抵御金融風險的能力。
截至目前,中國央行已與韓國、中國香港、馬來西亞、白俄羅斯、印尼和阿根廷等國家和地區簽署了六千五百億元人民幣的貨幣互換協議。
這位中國智庫人士在峰會上也對美國低儲蓄、高消費的發展模式提出看法,認為其“難以為繼”。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