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到具體房地產方面,一方面要努力促進百姓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應通過稅收等形式打擊投機性購房。單純抑制房價的策略并不可取,將可能導致在沒有增加購買力的前提下,房地產泡沫刺破,這樣的結局將不可收拾。
鑒于在迪拜危機發生后,阿聯酋其他酋長國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于迪拜事件沒有明確的救助計劃,這讓人擔心,如果再發生類似危機后,是否有相關的救助機制保證一國的經濟安全。上海社科院世界研究所副所長徐明棋建議,在外部,應加快亞洲區域內部合作機制建設。他說:“盡快成立東亞貨幣合作基金和亞洲合作發展銀行。目前的中日韓已經就共同儲備庫的出資問題達成協議,但是它只是各自管理的備用共同儲備,不是一個真正能在一國有經濟危機時可以動用的基金。因此,建議在共同儲備基礎上,成立亞洲貨幣合作基金。同時,建立東亞合作發展銀行,為亞洲經濟發展提供項目貸款,以及為亞洲金融市場的建設、穩定和金融合作提供支持。”
對中國經濟產生什么影響
迪拜危機引起國際資本市場大幅波動,中國滬深股市一度連續下跌。但是,大部分與會專家認為,迪拜危機對于中國實質性影響不大。
李鐘和說,迪拜世界債權人大部分在歐美國家,亞洲地區的銀行涉及得很少。但是,“國際資本可能會在恐慌中面臨著流向的重新抉擇,從迪拜等市場釋放出來的熱錢或將加速流入中國。我們預計,未來一段時間熱錢流入中國的壓力還會上升。在這方面中國政府應該加強防范。”
專家認為,迪拜危機也為中國敲響了警鐘。
首先,決不能重蹈其他國家過分依賴房地產拉動經濟的覆轍。李鐘和說,今年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房地產都出現巨大漲幅,其中已經存在泡沫隱憂。丁劍平則指出,在我國應對金融危機的過程當中,房地產投資無形中扮演了主導角色,中國房地產業已經出現泡沫。
亞洲開發銀行的一組數據顯示,當前中國房地產市場投機和投資性需求日趨高漲,形成最終消費能力的自住型需求已被高房價擠出了市場,投機性需求占到了70%,商品房空置率在30%-50%,而美國房屋空置率如果達到10%-20%時就被認為是一個非常可怕的事情。
房地產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命脈,而迪拜的教訓告訴我們這是危險的。在中國房地產領域,居民買不起房的問題已經退居第二位,第一位的問題是中國房地產業的泡沫、畸形發展已經在影響中國經濟結構,威脅中國金融安全。“如果不能妥善控制流動性,解決資產價格瘋漲,打壓房地產泡沫,一旦產業鏈條中的一環出現問題,迪拜就是前車之鑒。”丁劍平說。
第二,迪拜危機還警示我國對外投資必須再次進行審慎考慮。丁劍平說,實踐證明,我國資本出海到處都是“地雷”。這些危險中,不乏國際炒家的“興風作浪”,但更重要的是我國在對外投資上的盲目性。 (張小樂 唐燁)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