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鮮有人像深圳“農民工司令”張全收那樣深切感受到經濟形勢的“V”形反轉,跌宕起伏:從年初送農民工回老家到8月親自赴豫馬不停蹄招兵買馬;從年初的到處求人、焦頭爛額到下半年公司求他要人、牛氣沖天;從年初“降”為“農民工旅長”到下半年又成為擁兵上萬的“農民工司令”。
這一年,危機考驗中國。金融海嘯,甲流肆虐,各種矛盾交織凸顯,公共危機事件頻發……這是新世紀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但中國上下堅定信心,從容應對,迎難而上,共克時艱,并在經受重大考驗中成長進步,更加自信從容,更加勇于擔當。
這一年,“信心比黃金和貨幣更重要”,這句溫家寶總理的名言回響神州大地,成為人們戰勝危機的精神支撐、力量之源。如今,經濟增長下滑態勢得到有效遏止,經濟形勢全球率先總體回升向好,全年“保八”無懸念,受困企業“起死回生”,就業漸漸回暖。
越是困難時刻,越要高度關注民生,惠及民生。一攬子計劃以改善民生為重點,4萬億投入以民生建設為主渠道,經濟工作以提高城鄉人民收入為主要目標。一年來,在全國各地,一個個民生工程筑起抵御寒流的堤壩,一項項惠民舉措給百姓帶來溫暖陽光。
民生連民心,民心聚民力。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讓廣大人民群眾增強了戰勝危機的自信,添加了克服困難的勇氣。基于對未來生活的自信,民眾掏腰包消費不再謹小慎微,反過來又拉動內需,經濟得以良性循環,發展得以科學持續。
這一年,甲流來勢迅猛,但6年前的SARS覆轍不再重蹈,恐慌不再重現,悲劇不再重演。中國有效的甲流防控,贏得世衛組織和國際輿論的贊許。其成功的秘訣就是八個字:依法科學、公開透明。從SARS之“亂”到甲流之“治”,彰顯政府信息公開的巨大進步,表明中國政府的現代社會管理能力大幅提升,更能自信地融入國際大家庭。
這一年,中央電視臺在《新聞聯播》中報道了溫家寶總理在英國劍橋大學演講時遭“扔鞋”的消息,打破了中國媒體不報道本國領導人被抗議的慣例。法新社報道稱,這“顯示出中國高層的自信”。
這一年,烏魯木齊“7·5”事件震驚世界。暴徒的打砸搶燒殺讓國人無比氣憤;無辜百姓的傷亡令國人無比悲痛。中國政府第一時間公開發布信息,第一時間開放境外媒體到現場采訪。透明坦蕩,澄清真相,贏得信任,謠言自破。信息公開的不斷進步,體現了中國民主進步、文明開放和包容自信。這一突破也贏得了國際輿論的廣泛好評。英國《泰晤士報》的報道認為,中國政府發表的對事件的觀點和相關數字被全世界廣泛引用,中國政府的立場得到了廣泛報道,是非常成功的。
謠言止于公開,公開源于自信;包容始于開放,開放源于自信。公開透明、開放包容彰顯自信中國形象。
六十一甲子,舉國同歡慶。60年滄桑巨變,讓炎黃子孫自信自豪;堅固的鋼鐵長城,讓海外華人揚眉吐氣;中國軍人的豪邁步伐,見證著一個大國的和平崛起;歡快的群眾游行,演繹著一個民族的奮發向上。
國慶大典,中國向世界發出了自信的聲音。這是一個政黨的自信,一個國家的自信,更是中華民族的自信,中華文化的自信。
只有50萬人口的哥本哈根,隨時都可碰到操著普通話的中國人;只能容納50人的中國新聞發布廳,竟然被擠進150多名記者。被媒體放言為“這是拯救人類的最后機會”的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不僅有中國代表團積極參與談判,表達中國立場,而且有眾多中國NGO參加,傳遞“中國聲音”。
會前,中國迅速推出減排目標的舉動;會中,中國堅決抵制發達國家的無理要求,保持底線。
在最后時刻,中國不負眾望,以誠心、信心和決心“助產”新協議。很難想象,如果沒有溫家寶總理的旋風斡旋,這次會議能取得這樣的積極成果。
法國一家報紙驚呼:“中國突然躋身世界外交和經濟舞臺的最前沿,與美國平起平坐。”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授休·懷特對此發表評論說:“2009年,中國不斷增長的政治力量已經成為國際政治中一個不可回避的事實……那種認為中國在各個問題上的立場可被任意左右的想法,已經成為一種落伍的幻想。哥本哈根就是證明。”
這一年,在世界舞臺上,中國腰桿更加挺直,“中國聲音”強而有力,“中國模式”顯示魅力,中國元素無處不在。
這一年,中國成為帶領世界走向經濟復蘇的“領頭羊”;這一年,國慶大閱兵讓海內外華人提升自信;這一年,“中國聲音”擲地有聲;這一年,“中國力量”見證擔當。
這一年,讓世界看到一個“自信的中國”。中國的自信源于堅韌不拔、愈挫愈奮的中華文化基因;源于不斷攀升、日益強大的綜合國力;源于中國在金融危機中的優異表現。
若干年后,驀然回首,這是一場力挽狂瀾蕩滌精神的風雨;這是一段砥礪奮進逆勢飛揚的歲月;這是一段自信而溫暖的時光;這是一段自豪而不傲的征程。
目前,中國出口和外匯儲備已位列全球第一,還有200多種工業產品產量占世界第一。2010年,中國的經濟總量有可能坐上世界第二把交椅。中國有理由自信,中國有資格謙虛。
但自信的中國不會自我膨脹,我們仍需要韜光養晦,低調而努力地打造自己的力量。對那些出于各種動機大肆吹捧中國的國際聲音,我們更要保持警惕、清醒和冷靜:我們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把自己的事情搞好,就是對世界的最大貢獻。
自信的中國也不會沉湎于現有的成績。當前,金融危機尚未見底,一些長期積累的矛盾尚未化解,貧富差距在擴大,社會結構尚未形成“橄欖型”。
這一年,唐福珍自焚的影像牽動了社會的神經;“躲貓貓”、“欺實馬”損傷了政府的公信力;“釣魚執法”、“開胸驗肺”影響了公眾對社會公平正義的信仰……
在開放、透明的網絡時代,在公民法治意識、權利意識大大增強的情況下,如何維護政府機關、紀檢機關、司法機關的公信力?如何創新行政方式和執法方式,更加以人為本和人性化?如何尊重當事人的生命權和財產權……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中國還要繼續“趕考”。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還很漫長,還很艱難。
近一百年前,晚清小說家陸士諤在其小說《新中國》中預言,一百年后即2010年將在上海舉行世博會——當時,世博會還只是西方列強的專利。
沒想到夢想成真。明年是“世博年”。歷史上,在從大國向強國的“關鍵一躍”中,奧運會和世博會都扮演過重要角色。毫無疑問,上海世博會與北京奧運會一樣,都是中華民族復興途中的重要戰略機遇。上海世博會將給國民帶來一場文明的洗禮:觸摸世界,打開眼界;啟迪思維,接受新知;自信包容,開放胸懷。
我們有理由深信,一個更加謙虛的民族將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個更加自信的中國將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 (吳湘韓)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