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的企業選擇提高薪酬水平,75%的企業選擇降低招聘門檻,41%的企業選擇運用管理下行化的管理理念,27%的企業選擇加大培訓力度
珠三角地區民工荒現象再次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企業會用什么方法進行應對民工荒?近日,太和顧問在全國范圍內收集了300余家企業關于民工荒的情況,形成《基層員工勞動及福利政策專項調研報告》。
調查顯示,企業正在從多個維度、多元化地解決民工荒的問題,有89%的企業選擇提高薪酬水平;75%的企業選擇降低招聘門檻;41%的企業選擇運用管理下行化的管理理念;27%的企業選擇加大培訓力度,創造職位通道;20%的企業還有其他做法。
參與調查的企業涉及制造業(36.9%)、高科技(14.6%)、消費品(11.5%)、房地產(10.8%)、能源化工(6.9%)、金融(5.4%)、醫藥(4.6%)等領域,其中外資控股和民營控股企業分別占41.4%,國有控股占17.2%。
調查發現,從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的裁員風波,到2009年民工荒初現,再到今年以來民工荒全面爆發,兩年的時間里,企業用工情況出現如此大的變化,不同企業的HR對民工荒也有不同的理解。
某沿海企業人力資源經理認為,2009~2010年企業訂單量激增,由于準備不足不能及時應變,導致了企業現階段措手不及。在同一時間段有眾多企業需要工人,所以勞動力的供給一定會出現問題。
某工業開發區人力資源主管則認為,隨著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的勞動力逐步選擇留在當地的企業,像他們這樣地區勞動力流失越來越大。
某大型制造企業人力資源經理說,一些年齡稍大的農民工已經逐步退出了外出打工的大軍,我們迎來了更多的85后甚至90后工人。這部分員工有明顯的技術缺陷,很多時候招聘進來后如果不經過強化培訓很難及時上崗,這與原來招來工人即可使用有很大的區別。
調研組認為,“民工荒”的出現和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直接相關,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沒有哪個國家可以超越這個階段。
近日,深圳衛視聯合新浪網對4261人進行的民工荒調查顯示,56.2%的人認為民工荒的根源是“珠三角工資太低,生活成本太高,不如留在內地打工”;33.4%的人選擇“工作環境差,社會保障不完善,沒有尊嚴和歸宿感”;10.4%的人認為“只是暫時短缺,元宵節過后短缺現象就會消失”。
負責該次調研報告的太和顧問資深顧問焦健認為,漲薪是最直接的增強企業競爭力,提高招聘成功率的方法之一。但是在現在這種勞動力供需明顯不平衡的時期,單純漲薪,不能夠從根本上為企業帶來更強的競爭力。
隨著企業招聘門檻的降低,更多的人得到了工作的機會。但是調研數據顯示,降低招聘門檻后,由于不能夠按要求完成任務,被企業辭退的比例上升了2.5%。提高薪酬和降低標準是市場中最常見的做法。這種方法雖然見效快,但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民工荒和招聘難題。
調查中,也有41%的企業選擇運用管理下行化的管理理念。所謂管理下行化,就是把原來人力資源工作中管理中高層的方法向下延伸,運用于基層員工中。現階段比較有代表性的管理下行化包括,提供員工宿舍、建立企業自己的食堂、引入工齡工資等。
調查發現,雖然管理下行化表面上不能為員工帶來直接的收入,但現階段同類型企業所受民工荒影響較小的企業都采取了類似措施。
“薪酬水平是可以量化的,由于企業面臨的情況不一樣,無論你出多高的薪水,都有可能被超越。”一位服裝加工企業的人力資源經理說,公司這些年來一直致力于為員工建設更加優質的工作環境,從伙食、居住條件等方面為員工提供支持。現在效果非常不錯。
一位外資企業的人力資源經理說:“在我們這個地區,有非常多的工人經歷過2008年的金融風暴、無薪休假……雖然現在市場回暖了,但是越來越多的從業者更為冷靜地看待一家企業究竟能不能平穩長久地發展下去。由于在最困難的2008年,我們企業仍然按部就班地工作,哪怕在訂單銳減的時候,我們也沒有裁員、降薪。員工信任我們,甚至向同鄉推薦我們。所以現在我們面對用工荒會相對游刃有余一些。”
調查顯示,27%的企業目前加大了培訓力度,創造職位通道。
焦健分析,當企業迎來越來越多的90后工人,這些新近加入工人隊伍的年輕人,在工作技能和思想意識上與前一輩農民工有著很大的差別,如果不經過更細致的培訓就不能夠盡快上崗,而且如果沒有培訓、沒有能力上的持續提高,這部分年輕人也會選擇更有發展的公司就職。如果想真正解決民工荒開源必須做好,就是讓更多的人能夠從事專業的工作。同時加強培訓也能夠讓工人有著更好的專業進步,為從業者的下一步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翼表示,政府和企業都應該盡快轉變觀念,如果將農村轉移人口仍然視為“外來人口”、視為所謂的“低素質人口”,或者仍然以“需要就招工,不需要就解雇走人”的方式對待農民工,那么,這些城市的民工荒會“越鬧越荒”,直至將其鬧成“荒城”。“將農村視為勞動力‘蓄水池’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誰競爭到了勞動力,誰就擁有了發展機遇;誰失去了勞動力,誰就在發展中被徹底甩在一邊。” (王聰聰)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