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70個大中城市去年房屋銷售價格上漲“1.5%”——國家統計局不久前發布的這個統計數字,因與百姓的直觀感受相差甚遠,引起代表委員和社會輿論的強烈質疑。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坦言,現行房價統計存在缺陷。
這不是統計數字首次遭遇信任危機。“數字迷局”背后的深層原因是什么?如何提高統計數字的公信力?
“房價上漲1.5%”為何“全世界人民都不會相信”?
今年2月2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其中稱“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上漲1.5%”。這個按照慣例公布的數字往年并未引起太多關注,而今年的數字公布之后,引起了代表委員和社會輿論的廣泛質疑。有人調侃地問:“是不是點錯小數點了?”
查閱往年統計公報可見,“1.5%”創造了近5年來房價漲幅的最低記錄。但在人們直觀感受中,去年5月以來許多城市房價節節攀升,有些城市房價甚至翻了一番,與統計數字形成天壤之別。來自河南的全國政協委員王超斌高呼:“絕不可能,這個數據太不負責任,全世界人民都不會相信。”
在全國兩會上,“房價上漲1.5%”成為媒體關注焦點,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幾次被媒體圍堵追問,坦言現行房價統計存在缺陷。5日下午,馬建堂主持召開房地產價格統計座談會,再次表示要改進統計制度和方法,提高房地產價格統計數據的質量,確保統計數據的真實性、代表性和可比性。
統計數字遭遇信任不是第一次發生。比如,我國省級GDP總和超過全國的現象由來已久。今年重慶市兩會上,10多位人大代表質詢統計局:為什么統計局公布的全市月平均工資高達2000多元,而多數人覺得自己的工資達不到這個水平?去年還有大學生在網上發帖,稱學校為了提高就業率,讓沒就業的學生千方百計簽下一份就業協議,這就是所謂的“被就業”。
來自重慶市的全國政協委員王川平說,有些官方統計數字讓人不敢相信,市場機構的數字往往又不權威,虛虛實實的統計數字真讓人無所適從。
統計數字為何頻頻“失真”?
官方發布的統計數字,為何常常與人們的切身感受不符?王川平委員認為,原因之一是統計制度和方法過時,二是部分官員為了追求政績而造假。
“一些統計方法是幾十年前制定的,現在還在套用,怎么能反映真實的情況?”全國人大代表、重慶隆鑫集團董事長涂建華說,以“被增長”現象為例,平均工資的統計范圍是上世紀50年代確定的,沒有把私營企業納入,而私營企業職工的收入偏低,但數量占到全市企業總數60%以上。
對于房價統計問題,馬建堂在房地產價格統計座談會上表示,現行房地產價格統計制度和方法確實有缺陷:一是基礎數據來源基本靠房地產企業填報,而企業統計人員經常變動;二是對因房屋種類、地區、地段、樓層、朝向、時點等因素而差異較大的樣本進行綜合平均統計,過度消除了價格變化。
農民收入也是被質疑較多的數字。云南省昆明市福保村委會主任楊明代表介紹,農民人均純收入由村委會和村民小組填報,跟真實情況會有誤差,比如有些地方橡膠、茶葉等價格大起大落,但農民收入的影響反映不出來。
針對我國地區GDP總和超過全國的現象,發展改革委有關報告認為其原因有:我國實行GDP分級獨立核算制度,容易導致地區與全國數據產生誤差;對跨地區生產經營的企業可能存在重復統計等。發展改革委坦言,GDP被廣泛用于政績考核,少數地方政府在統計數據上弄虛作假。
許多代表委員認為,有些地方過于注重GDP等指標考核,對統計數字核算不嚴格,許多指標如GDP、就業率等難免有虛報之嫌。有的地方不顧實際,對GDP等指標層層加碼,在缺少監督的情況下,數據質量必然大打折扣。
如何提高統計數字的公信力?
“在網絡和通訊發達的時代,官方統計數字都被放在公眾視野下反復審視,如果與公眾感覺相差很遠,將嚴重影響政府公信力。”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工業大學經貿管理學院教授程慧芳說,統計數字影響政府決策,很多數字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確保統計數字真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何提高統計數字的公信力?有關專家認為,首先要改進統計方法。北京大學國民經濟核算與經濟增長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說,國外房價統計大多采用中位數,不像我國現在采取的是平均數,其中包含眾多價格變化緩慢的政策房,對此如果不加以改進,房價統計數字與民眾感受恐怕總是會有偏差。
發展改革委的有關報告表示,為改善統計數據質量,有關部門已經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建議部分服務行業統計調查制度,對建筑業增加值實行統一核算等。報告認為,實行分級核算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地區GDP總和與國家數據不銜接的矛盾,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方法,是盡快從分級核算過渡到統一核算。
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王少階建議,要嚴格依法統計,加大執法監督和責任追究力度,對“官出數字、數字出官”這類造假行為進行嚴懲;二是積極推進統計制度和方法改革,盡快采用國際通行的“下算一級”核算辦法對GDP數據進行統計,抓緊提出國家統一核算地區GDP方案。
王少階還建議,堅持以人為本和實事求是原則,盡快調整調查口徑與調查對象;加大公眾對統計工作的參與度,可考慮建立專門民意調查部門,鼓勵民間組織、第三方機構參與,以強化統計行政監督。(“新華視點”記者伍曉陽、劉健、李亞彪)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