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10日電 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今日在梅地亞表示,加快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關鍵是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并指出應該在“四個加快”和“五個轉變”上下功夫。
3月10日上午9點30分,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主題為“繼續保持農業農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集體采訪。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農業部總經濟師、辦公廳主任陳萌山,出席集體采訪并回答問題。
在回答記者:“農業部門將如何推進農業發展方式加快轉變,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點又是什么呢?”的問題時,危朝安坦言,加快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我們認為,關鍵是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把農業的發展切實抓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的素質上來,以及管理創新上來。
危朝安進一步說,我們認為,應該在“四個加快”和“五個轉變”上下功夫。“四個加快”是指,要在著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基礎上,加快構建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加快推進農村經營體制機制的創新。
“五個轉變”,一是促進農產品供給,由注重數量增長向總量平衡、結構平衡和質量安全并重轉變。因為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國家的農產品需求,特別是主要農產品需求呈剛性增長,包括肉蛋奶、水果、蔬菜等等高營養、高質量的農產品需求更是大幅度增長。剛才講到糧、棉、油、糖,包括蔬菜、肉蛋奶增加幅度更快。農產品品種區域結構性的矛盾日益突出,質量安全現在越來越受到關注。因此,農產品生產要在保障數量基礎上更加注重結構調整,提升品質,確保安全。
二是促進農業生產條件由主要靠天吃飯向提高物質技術裝備水平轉變。大家都知道,現在中低產田,占到總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有效的灌溉面積僅占總耕地面積的46%。耕地占優補劣的問題也比較突出,農業科技的貢獻率只有51%。農業靠天吃飯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變,農業因災損失嚴重。去年由于特大干旱,去年一年因旱災和各種災害損失的糧食是1107億斤。因此,我們認為,必須堅定不移地用現代物質技術裝備農業,提高防災減災的能力。
三是促進農業勞動者由傳統農民向新型農民轉變。我們國家的農村人口文化素質、科技素質長期偏低,隨著農村勞動力特別是年輕、有文化的勞動力大規模轉移到城鎮和非農產業,農業勞動者的素質呈結構性的下降,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普及現代經營管理知識的難度加大,迫切要求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培養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依靠新型農民來發展現代農業。
四是促進農業經營方式由小規模分散經營向經營組織化程度提高轉變。我們國家是世界上戶均土地經營規模最小的國家之一,戶均耕地的經營規模只有7畝,小生產與大市場、大流通的矛盾比較突出,與提高農業效益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矛盾也比較突出,必須下大力氣來大力發展產業化經營與農民專業合作社,切實提高農業的組織化程度。
五是促進農業發展由主要依靠資源消耗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轉變。目前,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和人均淡水資源分別只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和27%,化肥農藥等農業投入品的利用率也比較低。特別是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比較大的差距。大量農業廢棄物與畜禽糞便沒有得到利用,為此,要加快形成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發展格局。當然,需要特別強調指出的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不能局限于農業內部,不能僅僅依靠農業自身,要切實加大城鄉統籌的力度,推進工業支持農業、城市帶動農村,加大公共財政支持“三農”的發展力度。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