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19日電 國家發展改革委和青海省人民政府3月19日聯合召開“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總體規劃”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表示,循環經濟是對“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傳統增長模式的一種根本變革,是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經濟發展方式,是解決我國資源環境瓶頸約束的根本性舉措。
3月15日國務院正式批復了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和青海人民政府編制的《青海省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總體規劃》。解振華坦言,柴達木地區發展循環經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顯著的特點。
一是這個地區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是青海省經濟社會發展最具有活力的地區,承擔著支撐青海省經濟社會發展、保護三江源、支援西藏建設的重任。但這個地區生態系統又十分脆弱,生態環境的敏感性和不穩定性又十分突出,環境保護的任務十分艱巨。在這樣的地區既要發展經濟,又要保護自然環境,發展循環經濟是唯一的現實選擇。
二是這個地區占地25.6萬平方公里,土地大多為鹽澤、戈壁等未開發利用地,是國內面積最大、唯一一個布局在藏區的循環經濟試點園區,可以說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循環經濟園區。
三是該地區具有資源品種多、組合好的特點,有利于區域性大規模整體開發、多產業集群聯動發展,特別適合構建循環經濟的產業體系。四是該地區在資源開發、工業發展尚處于起始階段,我們將循環經濟的理念體現在規劃、建設、管理等各個方面,著力構建循環經濟的產業體系,可以有效地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傳統增長方式。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