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杭州6月1日電 (童靜宜 邵燕飛)從2008到2010,浙江民企走過了最為艱難的3年。這3年,有人說是鳳凰涅槃后的浴火重生,也有人說是重新洗牌后的再度出發。但在浙商們看來,經營企業,困難從來都是如影隨行;危機,隨時都會有,只有掌握制勝之劍才能真正笑傲江湖。浙商的制勝之劍就是企業的不斷轉型升級。
科技創新——生產制造型浙企的“話語權”
“什么都可以省,但研發經費絕不能省。”在浙江巨石集團董事長張毓強看來,企業實力必須以科技來體現,而巨石發展的動力就在于科技。
作為玻璃纖維的專業制造商、全球玻纖行業的引領企業,浙江巨石集團多年來一直在規模、技術、研發、質量、市場等方面處于領先地位,其產品出口超過總銷量的50%。
當金融危機襲來,其他企業都在觀望時,2008年,巨石集團在研發經費上投入上億元人民幣,2009年研發經費更是達到1.2億元,相當于年利潤的七分之一多。
而巨石的收獲是能耗下降50%以上,每年節約成本超過6000萬,產品身價猛增20%。當海內外許多玻纖企業紛紛限產、停產,平均開工率不到60%的時,巨石集團開工率卻達到100%。
“科研上及時、大力的投入,讓我們占得了先機。”張毓強同時也表示,科技創新需持之以恒。
金洲集團、萬豐奧特、紅獅集團等浙江民企都在不懈的科技創新追求中笑傲江湖。對此,浙商研究會執行會長王曙光表示,在生產制造企業,科技優勢就是“話語權”。而未來的社會,對企業的挑戰將是前所未有,有些企業家認為“創新是找死,不創新是等死。”而在王曙光看來,真正會創新的企業不但不會找死,反而會收獲另一個“不”,即“不成功也難”。因此經營企業是“企業不停,創新不止。”
科學管理——浙江民企的永遠活力
以建筑和房地產為主導產業的浙江廣廈集團董事局主席樓忠福曾戲言,他和廣廈是從各種困難和危機中摸爬滾打過來的。創業36年,一路風雨,一路艱難前行。
早在2000年,樓忠福就意識到要控制民營企業發展的風險,“發展的初期,靈活是我們的優勢,但企業到了一定程度,規范和有效才是更重要優勢。”
2002年,廣廈開始第二次創業。“不是市場的開拓,而是內部體制和機制的調整。”廣廈提出了從追求“百強”到祈望“百年”,其坐標就是“管理優先”,以科學管理來“控制風險、提高效益、實現企業轉型升級。”而先人一步的轉型升級也讓廣廈安然度過2008年開始的金融危機并實現利稅持續增長。
內地家化企業龍頭——浙江納愛斯集團總裁莊啟傳也表示,不能把所有過失都歸結于金融危機,作為企業家首先一定要先把自己企業的事情做好。“而基礎管理做得越深入、越細致、越科學,企業的發展潛力就越大,轉型升級、自我調整就顯得‘輕車熟路’”。
綠源集團、海亮集團、盾安集團等浙江民企也都在科學管理當中成功轉型升級;吉利汽車、青年汽車、越美集團等浙企卻在海外的收并購中不斷做強做大。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史晉川表示,轉型升級對浙商、或者是對浙江經濟來說都是永久的命題。不管是靠科技創新、或是管理創新、或是資本運作,轉型升級都需要浙江企業持之以恒。(完)
參與互動(0) | 【編輯:秦欣】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