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場所能全面禁煙?煙草專賣局不禁笑了。
衛生部日前宣布,明年1月起,內地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以及其他可能的室外工作場所將完全禁止吸煙。
吸煙有害健康這誰都知道,但煙酒這種基于人體生理和社會習慣的行為方式不是一聲令下就能扭轉的。對于煙草,“禁”是妄語,“控”才可行。因為,如果說到“禁”,那就是道德問題,非此即彼,比如毒品,甭管多難都要“一禁到底”;可如果說到“控”,那就是一個公共政策問題,需要循序漸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甚至需要做出一定程度的妥協。
公共場所全面禁煙,無異于將一項公共政策運動化,反而讓人們不那么信服,這也是為什么在某知名門戶網站上,高達60%的投票者對此表示沒有信心。其實可以看出,衛生部自己的底氣也稍顯不足,因為此舉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要求所提出的目標,屬于外因所逼。盡管衛生部自己表示,要確保在2011年實現醫療衛生系統全面禁煙的目標,但此舉更多的是單兵突進。
而判斷一項公共政策有無執行力,就看它是不是在用大炮打蚊子。數以3億計的煙民,各種看得見、看不見的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誰來監管?政府不可能去“人盯人”,這個成本不可想象;交由公共場所、工作場所負責單位代為監管,則因為沒有明確的利益指向,恐怕其監管起來也是傾向“瞇著眼”;那么將希望寄托于個人自覺呢?這個基本等于沒說。此外,離“大限”還有半年左右的時間,有人提議立法解決,對禁煙實行剛性約束,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可是,一些國家對違法者動輒處以數百元的懲罰措施,能在當前的國內環境中適用嗎?
一步到位的政策目標雖然看上去很美,在執行過程中卻極易變為空頭支票,難度太大反而讓執行變得懈怠。只有政策細分,才能做到既有圍堵又有疏導。比如在餐廳里不讓吸煙無法執行,但隔出吸煙區和非吸煙區則讓煙民和非煙民各取所需。因此對于控煙,也須在公共場所開辟出緩沖區,而不是讓煙民自己找地方、自己想辦法。
此外,控煙必然要面臨與煙草商之間的博弈。而煙草商的背后,則是控煙的最大障礙——煙草財政。數據顯示,2009年全國煙草行業實現工商利稅首次超過5000億元,達5131億元。煙草在全國算不上支柱產業,但在個別地區卻是經濟引擎,地方政府制定了各種促進煙草銷售的優惠政策。禁煙令到了這里,基本上就湮沒了。事實上,通過煙草而得的利稅收入,最后還是要以個人和政府巨額的醫療支出而顯示出來,因此煙草財政得不償失,與其將政策對準消費終端的煙民,不如在如何改革煙草財政上多下功夫。 韓哲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