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調整。
當上證指數接連創下8月暴跌反彈以來的兩個高點,近期在3200點關口前徘徊時,對于年末市場走勢究竟是否能延續強勢,不少投資者疑慮重重。
《投資者報》記者11月上旬采訪多家機構投資者后發現,對于年末走勢,多數券商和基金基于經濟復蘇趨勢確定以及流動性仍寬裕等因素,認為3200點并非年內行情終結點,而是跨年行情的序曲;通常與券商基金觀點相反的私募,對于年末行情仍持謹慎態度。
雖然各方機構對市場走勢存有分歧,但記者注意到,消費、高送轉、業績超預期增長行業以及事件性的主題投資等四個熱點是普遍認可的投資機會。
券商基金多看好年末行情
盡管近期上證綜指在3200點附近躑躅不前,市場情緒仍然樂觀,尤其是券商分析師對于年末市場的潛在投資機會以及股指運行高度寄予了較高期望。
11月10日,中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于軍在接受《投資者報》記者采訪時認為,近期世界主流機構紛紛上調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強勁增長的宏觀經濟打消了投資者對于經濟復蘇的疑慮。當天公布的10月份PMI(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連續6個月保持在50%以上,意味著當前中國經濟穩步回升的基礎已經基本穩固。
“此外,流動性仍是A股未來走強的主要動力。”于軍指出,由于上半年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下半年寬裕的情況仍會保持慣性,不會急剎車;其次,由于美元貶值等外部因素影響,海外資本為尋求安全和高收益,配置中國可能再次成為重點。據統計,三季度以來國內無法解釋的外匯流入量猛增,規模近千億美元。
光大證券首席分析師滕印更是明確指出:“年前的這段時間,市場將迎來跨年度的業績浪行情。”
在滕印看來,有兩個原因可以支持。一是上市公司業績同比將出現大幅度的增長,去年四季度很多上市公司業績處于最低谷,和今年好轉的業績相比,基數太小;二是,年末年初時,基金等機構投資者一般都會為增加凈值抓緊布局來年行情。
銀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秦曉斌也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目前A股上市公司業績已超過金融危機以前的水平,且從趨勢看,四季度乃至明年一季度的狀況會更好,公司業績不斷走高,毫無疑問會對行情產生一種向上的拉動力。
記者對11月9日發布周策略的29家券商觀點統計顯示,他們無一例外對后市不同程度地看好。
基金也開始大幅加倉。據渤海證券11月9日的測算,290只偏股型開放式基金上周的平均倉位為81.1%,比前周上漲4.8%。
私募相對謹慎
和多數券商基金相對樂觀不同,接受《投資者報》記者采訪的私募對年末市場走勢都比較謹慎。
在深圳新同方投資公司董事長劉迅看來,根本不存在什么年末行情,市場機會更多的在于業績超預期的個股。
“盡管目前流動性還保持寬松,支撐著A股難以深調,但這并不代表已經開始一輪單邊行情。從市凈率看,A股當前3.5倍左右,基本與歷史平均市凈率相等,但較998點~1664點的歷史最低市凈率1.7~2倍高出許多,所以說當前A股的估值水平并不低。”劉迅指出,A股現在處于難以大幅單邊上漲和下跌的兩難中,總體上還會延續箱體震蕩的格局,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要謹慎參與市場。
上海漢華資產管理公司投資總監陳煒軍對市場也比較謹慎,他目前的倉位還不足50%。“年底之前,市場總體上說會漲一些,但股指向上的動力會比較小。”陳煒軍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一方面大盤到了目前的位置已經很高,相應的基金倉位也達到了比較高的位置,平均80%的倉位再加倉的空間很小;另一方面,四季度通常是消息面真空期,再加上機構往往需要變現資金進行年底結算,市場可能會出現小幅調整。
“企業、私募等機構年底結算對于股市的負面影響,不在于回籠資金多寡,而在于對其的預期。由于心理預期,大家可能會從股市撤退,這也是除了2006年年底,歷史上每年的四季度行情都一般的原因。”陳煒軍補充道。
陜西裕澤投資公司總經理張亮也持看空態度。其理由很簡單——“目前可預見的刺激市場走高的利好因素越來越少,海外金融危機影響仍未消除;二是美元被過度看空,隱含階段性反彈要求;三是刺激政策將逐步退出。”
張亮個人認為,底部區域會出現在2009年11月至2010年2月之間。“當然也要隨時糾錯,如果大盤收盤于3200點以上5天的話,則傾全力做股票,但這種可能性較小。”張亮對《投資者報》記者分析說。
年底具有四大投資熱點
盡管市場各方對年末行情存在分歧,但對后市操作的一些投資機會卻能達成共識。
其一是普遍認為消費領域最具投資潛力。“中國經濟若想持續增長一定要靠內需,而不是靠投資和出口。目前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內需的比例最低。”劉迅認為,隨著國家對社保、醫療等消費領域加大投資力度,消費類的品種將會有好的表現。接近年底,元旦、圣誕等節日對消費品銷售的拉動也不容小覷。
二是看好業績超預期增長的行業和個股。在滕印看來,隨著三季度業績公布完畢,市場將轉入年報業績的炒作,業績浪將卷土重來。
其三,具有良好分配和高送轉預期的個股。通常年底,具備高送轉條件的品種會被市場資金追逐。
其四是積極關注事件性的各類相關主題材。奧巴馬訪華、哥本哈根會議、12月經濟工作會議等重大事件接踵而至,將會直接催生相關主題材炒作熱情,如新能源、智能電網、節能減排等主題投資,此外通脹預期下的金融地產、大農業等題材也將存在投資機會。(薛玉敏)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