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近期華夏、易方達等大型基金的成功發行,今年基金募集總量直指4000億大關。另外,2009年新基金發行的總數也將同時創下新高,可以想象,2009年已經成為基金銷售活動最熱鬧、最頻繁、力度最大、同時也是最魚龍混雜的時候。
買基金難免會被“忽悠”,怎樣才能避免被少數基金的“不實之詞”誤導,本期基金周刊推出5句基金營銷中,最容易暗藏玄機,“忽悠”到投資者的話,推薦給讀者予以警惕。當然,應該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具備下述特征的基金言論都是“忽悠之詞”,只不過,下列話語通常“水分比例”比較高而已。⊙本報記者 周宏
水話一 “基金經理歷史業績優異”
翻開一個基金發行的消息,通常最吸引投資者的就是基金經理的投資管理業績,而我們也往往不會失望,在大多數基金發行的消息中,基金經理的業績都是很輝煌的,不僅是名校畢業、名機構從業過,而且多數還在歷史上獲得過五星基金經理、X牛獎等一系列獎項,及獲得過業績排名前幾名等等。
可是,您是否知道,就這句“基金經理歷史業績優異”幾乎每個單詞,都能加入水分。待我們一一敘述過來。
首先,通常關于基金經理業績的最大的水分點并不在業績上,而在基金經理的抬頭(title)上,這恐怕是很多投資者想不到的,可是事實上就是這樣。現在很多基金的外宣文案會有內部稽核和監管部門把關,關于業績排名的水分輕易不敢加,可是,在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歷史這個點上,卻是各家公司發揮“中國文字”妙用的所在。
比如,2009年發行的某基金,其借以宣傳的既往業績確實優異,無論是1年期、3年期、5年期來說,都無可挑剔。可是偏偏這個基金并不是宣傳稿中即將上崗那位新基金經理創下的。該基金經理僅僅是在發行前幾個月接手而已,但在宣傳文案中,這個情況會被巧妙地掩飾掉了。
類似,某某擔任基金經理的基金A業績優異,曾獲得XX機構五星級評級等等的敘述,如果投資者真能聽出,其實真正的意思是:某某現在管理的基金(過去在其他人管理之下)創造的歷史業績獲得過XX五星級評級。
類似的情況還可衍生為,某基金是在一個基金經理組管理的,而該基金的業績最后被歸到了某個基金經理身上,或是,某個基金歷史上為某只個股的貢獻較大,而該基金經理是始作俑者等等,更加難以查證的“光榮歷史”上。
事實上,這種“張冠李戴”的情況,甚至在過去某些基金評獎上都出現過。如某位基金經理恰在年底前辭職,而其管理的基金今年業績不錯,那“烏龍事件”就要出現了。可以肯定,如果該基金要頒獎,這個基金經理肯定是拿不到了,而接受獎的則是另一個新基金經理,而這個受獎者(多半自己也不情愿),卻必須在為公司拿回獎的同時,大談獲獎經驗。這種有點荒誕的事情,基金歷史上并非沒有出現過。
而當這些基金業績成為某個新發基金的一個重點推介材料的時候,類似的水分就變成了一門糨糊一樣的材料,只為糊弄投資者了。
水話二 “基金在同類基金中業績排名為XX名”
關于基金業績排名中存在誤導,已經是人所共知的事情,而其厲害的程度已經到了監管層也坐不住的地步,以至于出現了《證券投資基金評價業務管理暫行辦法》,這一專門指導中介機構如何“評價”基金業績的規定。根據相關辦法,制定了九大禁令:禁止對不同分類的基金進行評價;禁止對同一分類中樣本個數不足十只的基金進行評級或單一指標排名;禁止對特定客戶資產管理計劃進行評價;禁止對處于建倉期的基金進行評級等等條款赫然在列。
每一個禁令,反過來都可以在市場中找到“活色生香”的典型。在建倉期間就對業績做評價的(當然,是建倉動作完成的比較好的基金在作持續營銷);對基金業績超短期評價的,諸如最近1個月、最近3個月、或者最近7個月、13個月的業績排名。為什么,選擇期限那么古怪,很簡單,在這個階段里,某基金經理管理的某基金業績特別出色。
類似的歷史選擇,還包括可以任意選擇基金的類別。印象中,2006年,曾經出現過。某家基金公司宣稱,其旗下某基金位列全球基金業績第一的說法(怪了,這個基金公司成立那么多年,從來沒有宣稱過他過去幾年的歷史業績排名),后來才發現,原來2006年中國股市位列全球股市漲幅第一位,于是伴隨著中國市場水漲而身價高的基金也出現了全球排名。
當然,2008年中國股市跌幅位居世界股市前列的時候,好像沒有基金宣稱其跌幅的全球排名了。
水話三 投資品種遭逢最佳投資機會
幾乎每家基金在發行時候,都要說一下其瞄準的投資市場未來有很大的機會。但是某些基金就走得遠了:諸如,明年投資機會不可錯過,或是,某某投資方法是分享明年股市收益的最佳方法,或是,某某類股票即將面臨最佳的建倉時機之類的話。
事實上,如果把今年以來發行的新股票基金經理對短期市場的評價串聯起來的話,你或許可以發現,今年的每一個星期可能都是投資股市的最佳時機。但如果你把債券基金,或是個各個不同品種的基金放在一起閱讀的話,你可能又會發現,每個星期適合的品種會大不相同。
比如,對于今年4季度到明年1季度的行情,新基金的基金經理就有很大分歧,如果我們囊括起來的話,大致有三種觀點,1、明年1季度是大盤藍籌股表現比較好的時候;2、明年1季度是小盤股表現比較好的時候,3、明年1季度是指數基金表現比較好的時候,主動選擇的基金比較難。
盡管,我們不知道哪個說法是對的,但是可以肯定,這三種觀點至多只有1種會正確。而其余的,可能只能是供人一看而過的。
水話四 基金規模對基金業績不構成影響
相信,有兩年以上“基齡”的投資人對這句口號是不會陌生的。
說基金規模對基金業績沒有影響,就好比說,糧價上漲不算通脹一樣。可是,事實上很遺憾的是,在目前的行業內,還是有大量的大型基金的管理人對外宣布這個論調。
或許,歷史上,很多人可以舉出反證,某個基金的歷史運作業績并不差,但歷史結果告訴我們,這在大概率上是站不住腳的。在2007年,無數的基金公司發行了上百億的基金,甚至數百億的基金,當時,幾乎大量的投研團隊出來表態稱,大規模基金的管理難關已經克服,市場的有效容量在增大。但在2008年,上百億的基金的平均業績確實相對差很多,而很多公司確實在反思基金的管理效率。
其實,在目前的市場環境和行業生態中,大型基金在運作上吃點虧是明白的事情。以現在行業內平均6~10倍的換手率看,大型基金大量交易造成的沖擊成本就是很驚人的。而在波動較為頻繁的市場中,大型基金的決策壓力客觀上也是很明顯的。
當然,必須澄清的是,指數基金的規模確實對指數基金的績效影響不大,而前提是,該只指數基金已經完成了建倉。
水話五 基金經理人事變動不會對基金業績產生影響
和第四句一樣,關于基金經理的人事變動是否會對基金業績產生影響,同樣,可以作為一個基金團隊是否具備基本的誠信度的指標。
基金的投資管理就是“以人為本”的事業,如果說,基金經理的變更不會對基金產生影響的話,那很難想像還有什么能夠對基金的業績產生影響?當然影響不一定是壞的影響,但否認有影響,這個措辭就很讓人不明白了。
事實上,我們經過觀察可以發現,一個基金經理的變動、一個投資總監的變動,甚至在某些公司團隊中一個研究總監的變動,都會對這個公司、這個基金的投資和業績產生影響。我們有太多的例子可以發現,這個中間存在著強大的關聯效應。
因此,爭奪投研人才、對公司環境和待遇進行改造,以吸引和挽留更多人才,才會成為很多公司老總的心頭大事。否認基金經理或老總對基金業績的影響,就仿佛否認賀歲片中,馮小剛的影響一樣。
或許,某些公司不愿意承認這個影響,是不愿意面對投資者可能的懷疑吧。( 周宏)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