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只有等潮退時,才能看清誰在裸泳。此前頻傳的零收益事件,使投資者與銀行間的論戰日益白熱化,大家逐漸意識到,看似穩賺不賠的理財產品,有必要接受市場的“盤問”。對此,昨日,記者盤點了銀行在推銷理財產品時使用的“伎倆”。
案例一:“甜言蜜語”亂推銷
前段時間,曹先生去某銀行辦理定期存款轉存業務,在表明來意后,銀行工作人員馬上向他推薦一款“利息比定期高出3倍”的理財產品。收益多自然是好事,曹先生沒有考慮,欣然同意了。這幾天,曹先生需要用錢,想把存進去的錢取出來,但銀行告訴他,錢已經用來買保險了,如果一定要取的話,就必須扣一些費用。
自己的錢怎么會買了10年期分紅型的兩全保險呢?他面臨兩難的選擇:現在取錢就要扣去幾千元的成本,當作養老錢準備又被加上了10年的期限。
上海聚金理財咨詢服務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陳鳴忠告訴記者,現在,銀行幾乎都在開展多樣化的業務模式,各種代理業務、中間業務既不占用資金和時間,也能賺取收益,自然不會錯過機會。但是,一些業務員本身專業知識欠缺,對產品理解也不夠,為了自己的“私利”,忽視了客戶的實際需求和意愿。
“尤其是銀行跟信托、基金、保險等合作推出的一些交叉性的、復雜的金融產品,最容易出現問題。”他建議,投資者在購買產品前,一定要弄清楚該產品背后的營運情況、風險點和投資產生的最壞結果。
案例二:大玩“文字游戲”
對大多數人來說,銀行理財產品27%和45%的收益率,是很大的誘惑。
然而,當市民陳先生拿著巨款,到銀行搶購時才發現情況并非如此。其實,所謂27%的收益率是3年的累計收益,平均算下來,其年收益率只有9%。
記者查詢了下,這款名為“得利寶·濃青—五谷豐登收益優化”的掛鉤農產品概念的產品,有1年期、2年期和3年期三種期限,包括美元和人民幣兩種幣種。人民幣三種期限產品的預期最高總收益分別為6%、15%、27%,美元三種期限產品的預期最高總收益分別為12%、28%、45%。
在大家的潛意識里,理財產品給出的數據都是“年收益率”,經過各方“傳話”之后,最終把關鍵的“總”字傳成了“年”字。
“銀行喜歡拿些誘人的數字吸引客戶,而‘刻意’忽略背后的重要細節。”上海聚富財富管理中心理財師俞利蘋說,比如,外資銀行給出的產品“活期儲蓄利率為6%”,其實他說的是外幣。不知情的客戶,可能以為是本幣的利率。
陳鳴忠還提醒,銀行給出的預期最高收益,一般是最理想的情況,能拿到最高收益的幾率很低。投資者拿到手的收益一般都低于最高收益,而且還要扣除相關費用。“買產品不能老盯著收益率,看懂產品說明書,弄清楚風險是前提。”
俞利蘋還表示,有些理財師在介紹產品時甚至“話中有話”,市民一般不會覺察到。比如,“某產品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年收益率可以達到8%”。其實,所謂“符合條件”,意味著“要承擔風險”。
案例三:贖回手續費“討價還價”
半個月前,周女士購買了某商業銀行推銷的一款理財產品。當時,理財經理并沒有向她說明,這款產品在3年內提前贖回要收手續費。出于對這位理財經理的信任,周女士也沒有多看產品說明書,就購買了產品。但當周女士因急需現金將這款理財產品贖回時,卻被要求收取3%的手續費。在雙方的協商下,3%的手續費改收2%。
不過,周女士要求銀行出示“交款前說明提前贖回要交手續費”的證明,始終沒能拿回。
俞利蘋說,為了爭取更多的客戶,一些產品在購買時可以免手續費,但贖回時的手續費卻高得嚇人。“投資者一定要弄清楚手續費發生變動的任何情況,并要求銀行開書面證明,以免日后‘口說無憑’。”
陳鳴忠表示,在介紹產品時,理財經理談的最多的都是產品的投資方向、投資收益等,不主動告知提前贖回產品時需交費。“具體費用有一個標準在,但上下有浮動空間。手續費何種情況不收,何種情況收取,收取比例是多少,都要心中有數。”(潘潔)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