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反應、中短期投資、平衡配置”是建行理財師對明年市民理財的建議。為什么要短、平、快?金融危機尚未完全過去,平衡風險應成投資者必須考慮的問題,而在利率進入上升通道后,投資長期理財產品將增加機會成本,中短期理財產品的流動性更好。
基金投資股債平衡
面對一周以來的大幅連跌,加上周二的60日均線破位,市場對行情是調整還是反轉有了爭議,也給了不少沉迷于每天漲一點的基民當頭一棒——投資有風險,而且這個風險隨時可能來臨。畢竟基金投資與股票還是有所不同,在中長期的布局中,最好能夠兼顧高低風險、不同市場的基金,并采用股債平衡配置,如果資金短期內要使用,用閑錢買一些貨幣基金也不失為好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投資于境外市場的QDII基金也一改2008年的頹勢,表現最好海富通年內實現收益逾70%。 “風水輪流轉”用于投資市場最為恰切,由于不知道哪個品種會是來年的大贏家,分散配置是比較保險的方法。
近期推出債券型基金的大摩華鑫基金建議,在股票投資風險凸現時刻,投資者應跳出固有的思維框架,不妨在債基中搜尋新的投資機會。該基金表示:“在整體宏觀經濟逐漸復蘇的背景下,處于歷史高位的信用利差對于企業債券持有者的保護水平較高,信用級別較高的企業債券已具備了相對投資價值。 ”
以債券基金華夏希望C為例,截至12月21日,其最近一年增長率6.99%,雖然也出現漲漲跌跌,但自成立以來,華夏希望C一直沿循著長期小幅上揚,短期下挫,再次小幅上揚的過程。可以負責任地說,只要能夠堅持持有它一年以上,幾乎不會出現虧本的可能,且戰勝銀行定存利率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銀行中短期產品登場
“月月盈計劃年化收益率2.6%,季季盈年化收益3.0%,T計劃5個月年化收益3.8%……”這是記者周末在光大銀行看到的最新理財產品宣傳單。出于對通脹預期的擔心,不少市民在理財時更青睞產品期限較短的產品。迎合這一需求,銀行的中端期產品也越來越多。根據普益財富統計,隨著加息預期的強化,銀行理財產品的期限結構也逐步縮短,中短期產品發行數大幅增加,長期產品則基本持平。
出于對資金流動性的需求,不少投資者在辦理第三方存管時都會配套超短期理財產品,比如工行“靈通快錢”、交行“天添利”以及招行的“日日金”、“日日盈”等。但是理財人士提醒投資者,選擇超短期產品時要特別注意兩個方面:一是資金到賬的時間差,二是贖回的費率。據悉,工行和招行的此類理財產品都沒有認購、申購、贖回費用。
此外,在2008年受到廣大百姓歡迎的年收益在4%左右的一年期理財產品由于信貸調控影響在2009年難覓蹤跡。但現在,記者在光大、民生等股份制銀行最新的理財產品單上,發現類似的產品重出江湖。(崔燁)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