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車主向本報記者反映:同一個公司的同一份車險,卻因為購買渠道不同而保費相差懸殊,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同樣的車險報出三個價
車主小王最近在一家車行買了一款價格為12萬元的車,等提車時,經銷商順便向他推銷了車險:包括交強險、車損險、第三者責任險、盜搶險在內的這幾個險種,總保費在4800元左右。經銷商向小王表示:因車行業務量大,保險公司給的折扣很低,絕對劃算。“理賠、維修一條龍服務,讓你省心又劃算。”經銷商的一席話讓小王很心動。
一起去購車的妻子輕聲提醒,回家去比較一下再說吧。回家后,小王立馬登錄了經銷商推薦的該保險公司的網頁進行查詢,結果算下來總保費是在4200元左右。
是否還有更便宜的投保渠道?小王又撥打了該保險公司的一家代理公司的電話,對方算出來的總保費竟然是5400元。“沒想到,同一輛車用了3種投保方式,竟出現3種價格。差價最高達到1200元,怎么會有這么大的差距呢?”
車險銷售也有“潛規則”
據了解,幾乎所有的保險公司都會在汽車銷售公司設立保險代辦點,有的干脆由汽車銷售公司代辦保險;保險公司的業務很大程度上也依賴汽車銷售公司向車主的推介力度。有一些4S店也乘機承攬業務,要求成為保險公司維修業務的指定廠家。
對于汽車經銷商和保險公司來說,這顯然是一個“雙贏”的結果:保險公司借助汽車經銷商(主要是4S店)等保險中介獲取了一定的市場份額。而對汽車經銷商而言,一旦成為保險公司維修業務的指定廠家,就意味著除了在零部件、維修工時費等方面獲取利潤之外,還可以得到保險公司返還的傭金。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經銷商往往按各家保險公司給的返點高低來選擇一家公司,為其推銷車險。為了推銷成功拿到扣點,汽車經銷商也樂意把部分手續費“讓利”給車主。這基本已成一種行內潛規則。
如果把車險收入看作一塊蛋糕,保險公司運營成本占15%,車主維修賠付成本占65%,剩下的20%收入當中還要扣除中介代理成本10%~12%,最多也就是8%至10%的利潤。很顯然,為了拿到中介費用,經銷商或車險代理機構會從代理成本中拿出一部分來返還給購車人,從而出現同一個險種,多個報價的“亂象”。
電話購車險成為趨勢
對于廣大車主而言,哪種投保渠道最合適?
據了解,目前在很多城市,不少以前在4S店、車險代理機構辦理續保的車主,現在改為在電話銷售渠道購買車險。這是車險投保的一種新渠道。
以一輛五座小轎車為例,投保10萬元的車損險及10萬元的商業三者險,其標準保費為2594元。而如果車主投保電話車險,將可繼續享受15%的優惠,其實際應交保費額為2594×(1-15%)=2204.9元。
對此,有保險業內人士表示,電話車險是直接向保險公司投保的一種形式升級,其通過減少中間流程,降低運營成本,最終將實惠落到消費者身上。
眼下包括人保、平安、安邦、太平洋、陽光等在內的我省多家財險公司都推出了電話車險。業內人士認為,直銷車險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記者 俞萍麗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