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實施15年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將迎來第一次大修。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稱此次修改將進一步拓寬消法適用范圍,例如保護精神商品的消費。此外,三類商品交易或將適用后悔權,包括購買汽車、房屋等。(6月10日《羊城晚報》)
旨在解決“讓消費者在合理期限內可以無條件退貨”的后悔權制度終于要寫入《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了,對于廣大消費者來說是一個值得期待的消息。筆者對此卻不以為然,尤其是對于購房來說,后悔權則更像是一張“紙上畫餅”———只解民意愿望之饑渴,卻很難成為消費者桌上的大餐。
筆者之所以對此有這樣的看法,不是因為將后悔權寫入消法不好,而是筆者對此時此刻的“購房后悔權”有一種不可名狀的懷疑———后悔權來源于西方,在西方的制度構建也早已經趨于完善,但是西方的后悔權也僅僅是限于網上購物、郵購、電視購物等所謂的“遠距離購物”范疇之內,我們為何要直接步入購房購車這樣的大宗交易之中,這確實讓人生疑。
拿瑞典為例,瑞典有專門的《遠距離合同法》,這部法律中就有關于“后悔權”的明確規定,包括后悔的期限(14天)、后悔權的適用范圍等等。但是,它對于購房、購車等大額交易卻無從涉及,不是說“購房后悔”在法理上不成立,而是說購房確實是一件極其復雜的事宜,更關系著很多利益集團的切身利益。毋須諱言,就目前來說,后悔權是不適用于購房交易的。
再者,后悔權還是一個道德層面上的問題,這無論對消費者來說還是對出售方來說都需要以強大的“誠信”檔案做實施的基礎。在西方,后悔權被濫用的現象也確實存在,臨時性用品被用戶使用過后又被全額退還的現象也并不少見,這對消費者來說是“過了一把癮”,但是這一產品對于廠家和售貨方來說卻是非常難處理的了。房地產合同204條的起草人秦兵就曾明確反對。法學家何山也曾直言不諱地說:后悔權之說,想退就退,會把市場搞亂的。
不過,對習慣了制造樓市虛假繁榮的房地產商們來說,這確實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好消息。他們本身就喜歡自己玩“自買自退”的游戲,當然更喜歡更多的消費者參與進來了。
當然了,一旦消費者果真與開發商們達成了購房合同,他們再想退房卻也并非易事。很可能出現的情況是,真正到了落實層面,后悔權往往會停留在取證、推理、認定等繁瑣的程序之內左右徘徊。加上許多地方政府和房地產開發商們的相互依賴關系,這種落實也往往會隨著強勢集團的干預而胎死腹中。
可以肯定的是,現在能買房的業主大都是鐵了心買房的,對于他們而言根本不存在“后悔”之說,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后悔權對房地產業來說又像是一種新的“促銷手段”。如同任何一項法律制度的構建過程一樣,理性建設要遠遠比在意淫中享樂重要得多。要知道,我們希望看到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后悔權”制定過程,不是“跑步進入共產主義”式的“左”化思維。(王傳濤)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