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是防止通貨膨脹重要,還是防止通貨緊縮重要?這是個問題。
“通脹不是我們需要的,通縮也不是我們所希望的,因為它們都會傷害經濟健康發展,我們所希望的是保持在合理水平上的價格。”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李曉超在7月16日國務院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作上述表示。
在回答下半年我國是防止通貨膨脹重要,還是防止通貨緊縮重要的問題時,李曉超列舉了需要關注的因素:CPI的變化,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生產能力利用率偏低以及貨幣信貸的快速增長、外部價格的上漲等。但是,李曉超并沒有對上述問題給出明確的答復。他最后的回答是:對價格的變化,我們要更多地給予關注,要冷靜觀察,抓住當前的主要問題和問題的主要方面。
防通脹宜未雨綢繆
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認為,如果貸款和貨幣繼續高速增長,將導致難以控制的通脹、壞賬和資產泡沫的風險。
“6月份的新增貸款再次飆升至天量的1.5萬億。以此推算,同比貸款增速已經達到34%左右,估計M2的同比增速也已經接近30%。這些速度已超過‘保八’所需的貨幣信貸擴張速度的一倍。”馬駿說,“據我們計算,今年第二季度的年度化GDP環比增長速度很可能已達到18%,為1991年(有季度數據可以計算環比增速)以來的歷史最高,遠遠超過了‘保八’的目標。如果貸款和貨幣繼續按此速度增長,將導致難以控制的通脹、壞賬和資產泡沫的風險。”
馬駿表示,在這種情況下,僅僅采用“微調”手段,包括多發央票、窗口指導、風險指引等軟性的措施,很難達到有效抑制流動性過度擴張的效果。
“真正能有效抑制貸款飆升的恐怕只有兩類措施。第一,迅速放緩項目審批速度;第二,重新啟用季度和月度的貸款額度控制。”馬駿說,“短期來看,這些措施可行性不大。但等到六個月后再采取措施,恐怕為時已晚。”
李曉超認為,下階段要繼續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不斷提高政策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可持續性,提高經濟回升的質量。
近日關于目前的貨幣政策是否“適度”的爭論又起。有觀點認為,目前的貨幣政策已非“適度寬松”所能概括,用“極度寬松”來形容可能更為切實。
但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認為,目前沒有通脹壓力。總需求推動的通脹沒有形成,因為經濟增長還沒有真正恢復到正常水平,CPI還在低位運行。資產價格上漲可能形成的成本拉動的通脹,在去庫存化沒有結束、產能過剩的問題沒適當調整之前,也沒形成條件。
但左小蕾也提示,在經濟增長恢復循環、產能得到適當調整、貨幣開始周轉時,乘數效應可能會被超出經濟正常運行所需貨幣的增長而放大,從而加速通脹的形成。M2增長遠超經濟增長運行中的貨幣需求弊大于利。
從目前宏觀管理部門以及決策層的表態來看,利率調整的可能性不大。
關注外匯儲備增加
在探討防通脹還是防通縮的問題時,另一個需要特別關注的因素是外匯儲備的增長。
外匯儲備的變化對貨幣政策的影響不可忽視,這是因為,外匯占款是基礎貨幣投放的重要渠道(在公開市場上賣出本幣買入外幣)。外匯占款的增加既是央行積累外匯儲備的過程,同時也是央行投放基礎貨幣的過程。外匯占款的增加必然造成央行貨幣投放被動增加,從而可能促推通脹的形成。所以,外匯儲備的擴張速度將決定后續貨幣政策的走向。
央行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6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21316億美元,同比增長17.84%。上半年國家外匯儲備增加1856億美元,同比少增950億美元。6月份外匯儲備增加421億美元,同比多增302億美元。
外匯儲備同比增長17.84%,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們關于熱錢加速進入中國的猜測。尤其在中國經濟有復蘇跡象的態勢下,這種猜測不無道理。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日前表示,關于外匯儲備的問題,從貿易環節和投資環節看,今年上半年有900多億元貿易順差,同時還有制造業吸收外資的流入,外匯儲備增加是有合理的基礎。
“當然,外匯儲備聯系著貨幣政策,國家會根據當前總體經濟狀況作出下一步貨幣政策的判斷。”姚堅說,“就商務部而言,我們會進一步促進貿易平衡,特別是進一步支持企業‘走出去’來完善收支平衡。我們國家的外匯管理制度不斷完善,監管的手段和方式進一步符合國際標準,對于熱錢問題,會有相應的預警和監控措施。”
為抑制因外匯占款導致基礎貨幣增長,央行已通過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進行沖銷。但一年期央票利率已達1.6%,較一周前發行的同期限票據1.5%的利率要高。三個月央票利率也由上周的1.05%上升至1.17%。央票發行的成本不斷增加。
接下來的問題是,央行是否會上調準備金率?提高準備金率是央行加大對外匯占款增加沖銷力度的表現。基本的判斷是,未來是否調整準備金率取決于外匯儲備的擴張速度。(李峻嶺)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