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上海、浙江生產總值增幅落后于7.1%的全國平均水平
突然來襲的國際金融危機使“火車頭”們“考試成績欠佳”。
以上海、浙江為代表的東部地區經濟外向性高,受影響較大。且一些城市已進入后工業化階段,發展瓶頸顯現。
然而,盡管增長速度變慢了,但是東部地區的自主創新、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步伐卻在加速。
前不久,全國各地陸續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經濟數據,不少地方上半年GDP增幅普遍好于預期,共有13個省(區、市)保持兩位數增長。但一向被視為“尖子生”的上海,僅有5.6%的增長,首次落后于7.1%的全國平均水平。另一“尖子生”浙江,一季度僅增長3.4%,二季度的好轉使上半年的平均增長速度達到6.3%,但仍較上年同期回落5.1個百分點。
上海和浙江作為我國東部經濟的重要代表,GDP增幅放緩引來眾人關注。東部地區一直是我國經濟的“火車頭”。如何解讀這份有些出人意料的“期中考試成績單”?
增速變緩顯出后工業經濟時代的發展特征
突然來襲的國際金融危機,是“火車頭”們這次“考試成績欠佳”的最主要原因。國民經濟的“三駕馬車”,東部地區普遍較之于中西部地區放慢了腳步。
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3.5%,而東部地區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26.7%,浙江省這一數字僅為13.4%。
在消費方面,上半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8711.2億元,同比增長15.0%。上半年,上海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為13.8%,浙江省則為13.7%,均低于全國平均增速。
屋漏偏逢連夜雨。對于東部地區來說,影響GDP總成績落后的最主要因素是外貿出口的縮水嚴重。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為1205.25億美元,同比下降23.5%,其中出口下降23.3%。浙江省上半年進出口總額830.3億美元,同比下降18.9%,其中出口下降19.6%。
“上海當前的發展速度彰顯出后工業時代GDP增長模式的特征。”上海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湯蘊懿博士認為。浙江省的專家也持類似觀點:浙江省目前處在人均GDP向8000美元乃至10000美元邁進的階段,按照國際經驗,在這個階段,經濟增長速度會適當放緩。
所謂后工業經濟時代,典型特征就是第三產業比重大大超過二產比重,經濟運行方式和內容更多地體現出信息化和服務化,其經濟對國際市場冷暖非常敏感。而中西部地區普遍處于工業化的早期或者是中期。這樣的經濟發展落差,在面對世界經濟“寒潮”來襲時,就使東部地區患上“重感冒”而中西部地區只是開始稍有不適“打噴嚏”。
“浙江經濟增速的放緩,這是國際經濟環境變化、國內經濟周期性調整與浙江經濟素質性、結構性矛盾多重因素疊加的反映。”浙江省統計局副局長王杰進一步指出。因為從投資拉動效應看,浙江與其他省份也有不同特點。浙江中小企業、輕紡等加工型產業比重較大,受惠于在基礎設施方面擴大投資政策的程度相對較小,這些方面投資拉動作用,要比一些中西部省份小很多。
結構調整、產業升級步子不斷加快
速度看上去是慢下來了,但東部地區經濟發展的態勢并沒有改變。相反,在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一場轉型升級的“運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
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關于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該意見對于發揮上海的比較優勢和示范帶動作用,更好地服務長三角地區、服務長江流域、服務全國,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建立長三角聯動機制,尋求錯位發展也是上海市政府正在積極探索的領域。今后上海經濟發展將從投資拉動型轉為創新推動型,將優先選擇高新產業,著力建立完整的產業鏈。而江蘇沿海地區也可充分利用土地和勞動力優勢,承接上海的產業轉移。此外,今年國務院還通過了《江蘇沿海發展規劃》,對長三角地區的發展定位給了更多明確的引導。
在珠三角,廣州與佛山還簽訂了《廣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合作框架協議》,廣州與佛山之間在城市規劃和功能定位上有了更清晰的合作和分工。這一系列規劃,使得在東部地區,城市的定位與城市之間的定位與分工更趨明確合理。
除了區域經濟的優化外,東部地區在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方面也加快了步伐。
浙江省在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同時,抓住機遇大規模發展新產業,培育新的支柱產業。如光伏等新能源產業,正成為具有競爭力的新興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而在傳統產業領域,自主創新能力也在顯著提升。上半年,浙江省發明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分別增長41.6%和65.4%;第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83.5%;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同比提高了3.2個百分點。
“浙江等沿海發達地區的制鞋、服裝等產業從去年開始大規模向江西、四川等地轉移,這也說明東部地區的‘慢’,實際上在為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做貢獻。”上海市社科院有專家認為。
保增長不忘保民生
保增長不忘保就業保民生,這也在東部地區達成了共識。
“如果說保障就業是宏觀經濟政策最核心追求目標的話,上海無疑是成功的。”湯蘊懿認為。GDP本身的貢獻不僅是經濟刺激對指標的考慮,更主要的是保障就業。而政府花在就業等民生工程方面的績效,并不能從短期的GDP統計數據中得到充分體現。
據介紹,上海市委、市政府確定了“幫企業、保就業、促穩定”的工作思路,上半年,上海新增就業崗位32.26萬個,6月份全市企業招退工相抵后實際增加就業崗位接近2萬人,人力資源市場招聘崗位數量已恢復到去年10月前的水平。
“從長遠看,這種外部沖擊對提升東部地區經濟增長質量、轉變經濟增長模式是有益的。”中國人民大學區域與城市經濟研究所所長陳秀山認為。危機以來,東部地區一些勞動密集型和高耗能產業被逐步轉移或者淘汰,企業更加注重技術和管理上的創新。同時,企業也更加注重對國內市場的挖掘,逐步降低對外部經濟的依賴。
統計顯示,浙江省在環境保護方面也交出了令人滿意的“成績單”。上半年,預計浙江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1%,千噸以上企業和1311家重點用能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分別下降6.9%和7.1%。與此同時,上海單位GDP能耗下降幅度今年有望達到8%,這表明上海保增長更關注產業結構優化的“速度”。( 記者 沈文敏 江 南 劉先云)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