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需求失衡格局有所轉變
●信貸投放趨緩通脹壓力猶存
●政策方向不變支撐經濟回升
●需優化結構提高“保8”質量
從國家統計局發布的7月份中國經濟數據看,在上半年經濟已經奠定企穩回升格局后,下半年中國經濟開始向調結構的方向前行。
今年上半年,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87.6%,這一畸形的數據不僅有違調結構的初衷,也使政府主導的投資沖動對私人部門的投資產生了明顯的擠出效應。而受信貸大幅下降的影響,7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2.9%,出現了年初持續加速以來的首次回落。其中,中央項目增長25.3%,較上月的28.6%顯著回落3.3個百分點;地方項目本月增長33.7%,較上月小幅下降0.4個百分點。中央項目投資節奏的放慢暗示著政府宏觀調控的轉變,意在降低投資活動中政府的主導力量,進而激活私人部門的投資,實現平穩接力。
消費需求方面,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937億元,同比增長15.2%,比上月加快0.2個百分點。剔除價格因素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創近兩月新高。其中,受國家政策優惠和產業振興計劃的落實,汽車類消費同比大幅增長32%。此外,樓市的火熱帶動了建筑及裝潢材料類的消費,同比增長達25.8%。兩者為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回升貢獻良多,同時也促進了消費品結構的升級。從長遠來看,這將為中國經濟結構和質量的改善提供動力。
出口需求方面,7月份出口同比下降23%;環比則增長了10.4%,這是自今年3月份以來連續5個月環比反彈。此外,PMI中的出口訂單指數也已回升到52.1%,并創出今年以來的新高。結合美國等主要經濟體經濟觸底的事實,我們不難斷定,出口最壞時刻已經過去,下半年出口同比下降收窄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7月份新增信貸放緩屬正常之舉。較之以往,在絕對數上7月信貸增速仍超過過去7年的歷史數據,因此寬松的貨幣政策的基調仍未改變。受此影響,流動性的充裕導致了PPI連續4個月環比上升。盡管7月PPI同比下降8.2%,但是由于去年第四季度工業品出廠價格基數較低,今年下半年PPI同比降幅收窄的可能性正在加大。
當前經濟已經處于企穩回升的階段,信貸投放更應該注重結構和質量而非單純粗放式的數量增長,以降低未來信貸的償還風險。基于此,中國銀監會近日接連出臺了數項新規,旨在控制信貸的投向;同時央行也發布了貨幣政策微調的表述,暗含了管理層對信貸風險的關注。
受翹尾因素的影響,7月份CPI同比下降了1.8%。從需求因素來看,由于當前產能過剩和需求不足,CPI將會在低位徘徊。但隨著經濟逐步回暖,消費需求也將啟動。從成本因素來看,PPI連續4個月的環比上升已經給企業帶來了不小的成本壓力。如果經濟平穩運行,PPI的上升將最終傳導至消費端。據測算,我國從PPI傳導至CPI的平均時滯為8個月,考慮到同期消費需求的增加,以及去年第四季度消費品價格基數較低,CPI將在年內受需求拉動和成本推動的影響而上升,通貨膨脹的壓力在明年或許將有所凸顯。
下半年宏觀調控的基調已變得逐漸清晰: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延續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當前,中國經濟正處于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GDP、工業生產增加值和發電量不斷改善,部分先行指標也出現了轉折點甚至持續好轉。環顧全球,主要經濟體經濟大多已觸底,但仍在低位徘徊。在金融日益全球化的情況下,加上我國對外依存度比較高,我們的經濟很難獨善其身。因此,在外部需求不能提供有效支撐時,著眼于內部需求的改善便尤為重要。在上半年經歷了相對粗放式的增長后,下半年中央開始調整經濟結構,邁向集約化發展。這不僅是轉危為機的一次實踐,也為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保障。我們不僅需要數量上的“保8”,更需要結構優化的有質量的“保8”。(胡俞越 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教授)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