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1日電 日本民主黨以絕對優勢贏得大選,在這個金融危機肆虐之秋,被民眾寄予厚望的民主黨能給日本經濟帶來什么?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孫立堅近日撰寫博文,認為民主黨拯救日本經濟任重道遠。
他在博文中寫道,當日本民主黨今天以絕對的優勢贏得了決定日本國家命運的眾議員大選后,這就意味著日本將結束二次世界大戰后半個世紀以來由美國傾力打造的日本自民黨的執政時代,開始步入一個尋求“自強”和重視“民生”的政治與經濟的探索時期。正是民主黨的這一政治理念迎合了日本社會“求變向上”的迫切心情使其站上了自己夢寐以求的最高政治舞臺,同時,也將缺乏治理國家經驗的民主黨自身推到了金融大海嘯還沒有完全退潮的“風口浪尖”上。
自民黨今天退出執政半個世紀以來的政治經濟舞臺,其原因雖然有多種多樣,但是,泡沫經濟崩潰以后經濟振興的措施不當、績效疲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原因。而且,讓自民黨無能為力的因素,不僅是主觀“努力不夠、方法不多”造成的,有很多是日本社會經濟結構的客觀因素所決定的。這樣的結構是否可以通過政權的交替就能加以解決,還需要時間的檢驗。
孫立堅在文中寫到,今天在危機階段自民黨所啟動的日本大多數刺激經濟的計劃正在對經濟復蘇發揮積極作用,民主黨在這個時候來減少政府不要必要的開支以支持諸如兒童免費教育、醫療改革等社會保障計劃的實施是否可行——也就是“失業問題先放一放,激發內需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應該先行”的這種重視“家庭”(需求)的做法,是否真能起到實質性的效果(自民黨冷嘲熱諷這種改革模式是奢侈、浪漫的做法),這將是鳩山執政后“兌現”自己選舉中“承諾”所帶來的第一個巨大的挑戰。
另外,盡管日本目前經濟的復蘇確實朝著鳩山先生所期待的方向發展——對中貿易順差已經超過了目前的美國市場。但是,中國市場是否真正能夠長期替代美國的市場來支撐日本經濟的強勁復蘇,或者老人化加劇的日本經濟能否形成一個有活力的內需市場,還很難說。而且,日本是否能改變戰后和美國簽署的安保協議的政治框架,走出一個“獨立的、多元化的、以我為主” 的政治體系,這不是簡單可以“順應民心”就能實現的目標。總之,民主黨要拯救今天“步履蹣跚”的日本經濟確實任重道遠。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