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媒報道稱,赴美旅游的中國游客在美國人均花費高達6000美元。根據該局最新統(tǒng)計,中國游客在紐約的主要活動中,95%是購物,其次是享受美食,商家看到中國游客無不眉開眼笑。(2月19日環(huán)球時報)
這個所謂的千人旅游團在美國紐約人均花費高達6000美元,一次旅游購物消費約合人民幣近5萬元,這顯然不是絕大多數家庭能承受得了的。那么,這樣的消費水準和奢侈投入,既不能說明中國國力的增強,也不會因之增加中國的國際地位。這是一個勿庸置疑的道理。
有了錢當然有充分理由提高生活質量,但如何消費卻需要保持理性。外國人更喜歡旅游,但反映在外國人身上的旅游是完全意義上的旅游,他們不會像中國人這樣將95%的旅游開支用到購物上,他們更喜歡通過旅游來感受風景、風物和人情,更不像某些中國人那樣旅游的目的純粹是“顯擺”、去國外給人家“擴內需”。而據《文匯報》的相關報道,目前位列世界奢侈品消費額前三名國家分別是日本、中國和美國。其中,中國奢侈品消費以總額86億美元(約121億新元)、全球占有率25%,首次超過美國奪得亞軍寶座。這或者正是中國富人群體奢靡心態(tài)的一個縮影。
我們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只要先富起來的人群,屬于合法致富、財產是其合法所得,如何花、花到哪里我們原本無權置喙,問題是這一現象的日益顯現,反而能反襯出時下貧富分化和收入差距的日趨拉大。從網友對這一新聞的跟帖來看,指責這個千人旅游團奢靡的多而對其力挺的少,就很能說明絕大部分人對部分富人到海外“瘋狂購物”并不看好。中國近幾年來經濟高速增長引人矚目,但真正獲得最大利益的是極少數人。相當一部分先富人群有實力去消費高檔物品、國外旅游、購物和度假,實際上是建立在富人財富極速增長而窮人財富增長過慢的不公平基礎之上的。那么,這種發(fā)展成果支配上的長期不公,難道不是一個危險信號嗎?
穩(wěn)定而和諧的社會應是一個橄欖型社會,而不是兩頭差距越來越大的啞鈴型或“倒丁字”型。實際上,有關社會收入和貧富差距問題,一些專家學者們早已通過大量事實數據進行過證明。但總體而言,我們的社會發(fā)展并未進入可以“揮霍”、可以肆意享受的地步,在普通人消費能力依然不足的情況下,極少部分先富人群卻有充分能力去“夸奢斗富”,這是極不正常的,也是對社會財富的“透支”。這種與當前發(fā)展階段極不協調的“奢侈消費”、“奢侈旅游”現象,對社會長遠發(fā)展有害無益。(畢曉哲)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