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26日電(楊威)世界銀行發展委員會春季會議近日通過了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投票權的改革方案,使中國在世行的投票權從目前的2.77%提高到4.42%,成為世界銀行第三大股東國,僅次于美國和日本。對此,專家在接受中新網專訪時表示,中國在國際社會上地位提升,但同時責任更重。
世界銀行發展委員會春季會議25日通過了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投票權的改革方案,提升了新興和發展中國家的投票權,這次改革較大幅度地提升了中國在這個擁有186個成員國的全球性機構的發言權,使其成為世界銀行第三大股東國。
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中國此前在世界銀行的投票權一直落后于一些歐洲國家。通過此次調整,中國在世界銀行的投票權從2.77%提高到了4.42%,成為僅次于美國和日本的第三大股東。按照改革方案,發達國家共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了3.13個百分點的投票權,使發展中國家整體投票權從44.06%提高到47.19%。
有報道稱,金融危機發生后,世界一超多強的格局沒有發生根本的變化,但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實力和影響力在發生微妙變化。發達國家的經濟狀況變弱,資金能力下降,而新興經濟體經濟充滿活力,向世界銀行增資的能力增強。
知名學者丁一凡在接受中新網專訪時表示,中國在世行地位的提高,不光是投票權大了,中國的責任更大。他認為,中國成為世界銀行第三大股東國,不僅是在世界銀行的投票權加大,同時,中國的貢獻也加大。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義平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中國國家富裕了,在國際社會上地位提升,世界銀行這些地方更有發言權了,但是同時,中國的責任更重了,股東意味著需要更多資金的投入。”
李義平表示,中國在此次經濟危機中表現很好,贏得了世界的信任,可謂“有為就有位”。但與此同時,也對中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肩上的擔子更重,要和第三大股東的身份相稱。
在中國擁有更多投票權后,今后在國際經濟問題中,能發揮怎樣的優勢?李義平對此表示,不只是經濟利益問題,更是世界經濟格局的問題,因為每個國家都是為自身利益去思考,中國可以更多地代表發展中國家的利益。
此外,李義平還表示,亞洲地區的經濟地位比以往更加重要了,但是全球經濟發展的前景確實很不明朗,因為亞洲新興經濟體主要的經濟增長方式,還多集中于出口,但是出口的技術含量、技術水平還有待提高,而不光是規模的問題。(中新網財經頻道)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