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PO即將重啟的時候,有19家公司“跳”出來為即將進行發行新股的公司進行現身說法:一定要過好信批這道關,不要重蹈我們的覆轍。
監管層對于重啟IPO公司的信息披露未雨綢繆。在監管層切實落實新股發行各項改革措施的要求中,“發行人應當樹立發行上市的正確理念,積極履行信息披露義務”被放在了靠前的位置。
市場為深交所主動“曬出”19家考核不合格的上市公司而叫好。在信息披露違規查處起來還有一定難度的形勢下,讓這些公司見見“陽光”,使投資者對它們有所警惕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
在考核不合格的19家公司中,主板有17家,中小企業板有2家。考核不合格的公司大多存在年報披露違規,或是信息披露不及時。這些公司將被計入誠信檔案,同時信批工作較差公司的董事長、董事會秘書等人員將被進行專門的后續培訓,督促公司提高信息披露質量。
調查顯示,所謂的內幕消息是最容易誤導廣大中小投資者操作中的。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內幕消息產生,其根源就是信息披露的不充分。破解內幕消息“滿天飛”的最有效利器就是強化信息披露。
一位在股市浸淫多年的人士稱,信息披露越充分(這里當然也包括對虛假信息的澄清),那么所謂的“內幕消息”就越沒有生存的空間,而利用“內幕消息”炒作股票這種行為也就越缺乏施展的余地。
在這19家考核不合格的公司中,多以ST或*ST為主,但其中也不乏知名公司。再細究,這些公司都曾經是市場中的“明星”股票,內幕消息不斷傳出,皆被大肆炒作過。
這個結果也驗證了上述人士的看法,信批違規造就了這些“明星”。
證監會的一位前領導曾講過,“信息是虛擬經濟的細胞,信息虛假是虛擬經濟的心腹之患,證券市場必須建立起高效、公正的信息披露制度,以保證上市公司能向投資者及時披露準確、真實的公司信息”。
近幾年來,國內已經建立健全了一套與資本市場發展階段相適應的監管方式,比如構建了轄區監管責任制和綜合監管體系,強化了對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高管人員的監管,建立了市場主體信息披露與監管聯動的快速反應機制。這些機制的建立,使得市場監管效率進一步提高,維護了市場安全平穩運行。
其中,強化信息披露監管和現場檢查,切實提高對各類主體的一線監管工作實效,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是監管層始終不渝在堅持做的一項重點工作。
此外,對IPO的信息披露也在源頭被得到了強化。
從今年4月1日起,監管層要求保薦機構在新申報項目時,應當在報招股說明書的同時報送發行保薦書、發行保薦工作報告并相應編制工作底稿。其中發行保薦書主要要求保薦機構對發行條件、發行人存在的主要風險,保薦機構與發行人的關聯關系,保薦機構的推薦結論等事項發表意見。
從保薦層面就強化對信息披露的要求,一定會給IPO平穩啟動增加成功的砝碼。
更何況,19家公司已經作為信息披露違規的典型被“公示”,盡管具體的處罰措施沒有出臺,但“以儆效尤”的效果已經達到。(閻岳)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