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卡組織巨頭Visa和后起之秀的中國銀聯又“掐”上了。
記者日前從多個渠道證實,同時帶有Visa和中國銀聯標志的雙幣種信用卡,在中國大陸境外不論是刷卡消費還是ATM取現,很可能只能走Visa清算通道,而不能走銀聯,持卡人可能由此需要多支付1%-2%的貨幣轉換費。不過,中國銀聯在海外自建渠道以及與MasterCard(萬事達)發行的雙幣卡不受影響,港澳地區仍能受理有銀聯標志的Visa雙幣卡。
中國銀聯官方至昨日仍未對此事作出回應,只聲稱“保持密切關注”。Visa卡國際組織中國區新聞發言人則向羊城晚報記者證實了此事,但她表示Visa此舉只是嚴格執行其全球業務運作規章,“從來沒有、也不會‘阻止’或‘封殺’銀聯。” }
BIN編碼
4字頭 VISA
5字頭 萬事達
6字頭 中國銀聯
事態 澳洲先行受阻 港澳還未下手
消息人士透露,近日Visa國際組織向全球會員銀行發函,要求從今年8月1日起,凡是在中國大陸境外受理帶Visa標志的雙幣種信用卡時,不論是刷卡消費還是ATM取現,都不得走中國銀聯通道,否則Visa將重罰收單銀行,第一次罰款5萬美元,如果再犯,每月將罰款2.5萬美元。
Visa中國區新聞發言人日前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稱,Visa并沒有8月1日這個時限。“實際上,我們對會員銀行的要求從去年甚至更早時就開始了。”她表示,這么做不過是按照Visa全球運作章程辦事,“各自的產品走各自的網絡,Visa的產品就該走Visa的清算通道。中國銀聯同樣可以自由利用自己的網絡,這個我們無權干涉。”
她還稱,Visa此舉是為保護持卡人權益。“當一張BIN號以4字開頭的Visa卡或Visa產品不經過Visa的網絡而進行交易時,它將得不到Visa運作章程及支付保證的保護,也可能被錯誤地使用或受理。”對于重罰收單行一說,她則以“屬商業機密不便透露”為由沒有給以說明。
一家股份制銀行信用卡中心負責人也向記者證實了這一情況。他表示,去年上半年,Visa在澳大利亞就已經開始要求會員銀行在受理中國發行的Visa雙幣卡時,不得走銀聯清算渠道。“澳大利亞中國游客比較多,當時Visa這么做應該有試探的意味。但因為畢竟只在一個國家,所以沒有引起關注。眼下突然爆發,應該是Visa在國外廣泛頒布‘禁令’導致。”他猜測,Visa應是有計劃地拓展“禁止”區域。
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實際上去年4月,Visa就向其境外會員銀行出函,要求受理中國發行的Visa雙幣卡時,不得走銀聯清算渠道,當時新加坡的很多商戶都無法給顧客刷銀聯,中國銀聯也此事宜向Visa提出談判。但從今天的情況來看,談判顯然并未成功。
不過,對于國內游客去得最多的港澳地區,Visa似乎還未“下手”。記者昨日以持卡人身份向中國銀聯客服咨詢獲悉,目前雙幣卡在香港、澳門地區及東南亞部分國家還能繼續用銀聯支付,但像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就只能在部分銀行使用雙幣卡了。
“在港澳,中國銀聯對市場的控制力應該比較強一些,不少銀行和商戶都是銀聯自己發展和鋪設的網絡,所以受影響較小。但國外很多銀行是Visa的會員行,銀聯和他們僅僅是合作關系,發生糾紛時肯定遵守Visa的規定,所以影響較大。”一位銀行業資深人士指出。
方向 雙幣卡未來必然分拆
發卡組織之間的利益之爭,對持卡人來說未必是好事。Visa叫停會員行受理銀聯清算業務后,雙幣信用卡持卡人出國時首當其沖受影響,可能遭遇的是手續費的提高和匯兌損失,這讓不少持卡人感到不滿。
對此,上述股份制銀行信用卡中心負責人認為,持卡人想規避損失也很容易,就是再辦一張銀聯標準的國際信用卡,出國時兩種卡都帶著,就可萬無一失。“畢竟銀聯網絡現在仍然會令持卡人擔心不夠用,尤其是在海外酒店預授權這塊,銀聯的受理還很不順暢”。
從長遠來看,雙幣卡的分拆被看成是一個必然趨勢。“雙幣卡從出生之時就屬于特定時期的特定產物,在世界上其他國家都很少見,隨著聯合發卡方相互間的競爭升級,分拆是最終選擇。”國內一家發卡大行資深人士透露,銀聯和Visa都越來越傾向于各發各的信用卡,拒絕標識共存,畢竟這里面用誰的BIN號和刷卡走誰的通道都是問題。
記者也發現,近一年多來,銀聯推廣的信用卡無一例外只啟用銀聯標準和標識,比如農行的金穗銀聯標準攜程旅行信用卡、廣東發展銀行的銀聯標準QQ信用卡、招行的HelloKitty銀聯單幣金卡等。“但持卡人的利益是需要被首要保證的。”銀行人士建議,當雙幣卡分拆時最好要給原本的持卡人一個過渡期,過渡期中發卡各方應向持卡人充分告知分拆原因,等過渡期滿再由其自行選擇。
根源 你不讓我鋪國內,我不讓你鋪境外
實際上,伴隨著中國銀聯近幾年在海外的飛速擴張,它與一些國際發卡巨頭之間的市場爭奪就一直未曾停歇。究其原因,無非是一個“利”字。
一個是最直接的手續費收入。按照“誰提供網絡誰受益”的原則,使用誰的網絡,商戶回傭、結算費用等就應給誰分成。剛開始銀聯相對“弱小”,且彼時Visa需要利用銀聯網絡開拓中國市場,銀聯在境外也需要依賴Visa,因此相安無事。但近年來,銀聯迅猛的海外擴張打亂了這一平衡。據記者了解,截至目前,銀聯國際受理網絡已延伸到境外90個國家和地區,并且還打起了價格戰。
一般來說,在使用Visa等國際組織的支付系統時,Visa會對所有跨境交易 (即便在美元地區)向發卡行收取國際結算費,即俗稱的“貨幣轉換費”,但發卡行通常會將這一費用轉嫁到持卡人頭上。而銀聯免收這一費用,由此爭奪到了不少客戶。
對銀行來說,選擇Visa的成本也更高。國際上,商戶回傭普遍要比國內收費比例更高,對境外收單行來說,Visa的支付系統是按筆收費,不算在回傭中,而銀聯的支付系統大多數是按交易金額收費,在回傭中扣除。
單憑上述兩點,中國銀聯就爭奪到了不少市場,讓Visa感受到了威脅。
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來自Visa與銀聯收益獲得的不對等。一方面,成立僅9年的中國銀聯在海內外的飛速擴張,另一方面卻是國際發卡組織在中國業務的嚴重滯后。由于中國大陸市場并未向國際發卡組織開放人民幣業務,基本被中國銀聯全面壟斷,因此Visa在中國依然只能處于“砸錢”階段,所能得到的收益也只能以管理咨詢費的形式存在。
“可以說,Visa借助銀聯在中國只做了品牌營銷,而銀聯借助Visa資源卻在海外收到了真金白銀。這種虧本買賣肯定不是Visa想要的。”一家大銀行信用卡部資深人士說。
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也認為,Visa在國內始終無法建立一套完整的發卡程序,在國內只能走銀聯通道,沒有什么利潤空間。“你不讓我鋪國內,我不讓你鋪境外,雙方利益之爭就在所難免,”郭田勇分析說。 (劉薇)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瑾】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