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央行在尚未公布6月份金融運行數據之前,首度事先公布存、貸款最新情況。數據顯示,6月份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較上月新增15304億元,各項存款較上月新增20022億元。
“6月份新增貸款再創‘天量’,在前兩個月相對于今年一季度的迅猛增長有所回落之后,6月份人民幣新增貸款再度猛增至1.5萬億元,顯然創下了僅次于1月份1.62萬億元的年度新高!鄙缈圃簲盗拷洕c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何德旭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首先闡述了這一特點。
他進一步表示,“對整體經濟而言,6月份貸款猛增可謂喜憂參半。一方面,這是一個良好信號,意味著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取得了成效,銀行為企業和個人提供了更多的金融支持,從而有助于推動宏觀經濟回升;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目前大量流動性仍積存于銀行體系內部,從而加劇了通貨膨脹的風險。因此,為了充分發揮好銀行信貸資金在擴大內需、支持經濟發展方面的關鍵性作用,促進信貸資金流向實體經濟仍待加強。”
然而,就在一天前,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在公開市場開展了期限28天和91天的正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分別為1%和1.05%,均較上周二進行的同期限正回購操作上漲5個基點——這是正回購利率保持平穩約半年后,連續第二周出現一定幅度上升。為此,有市場人士提出疑問:公開市場回購利率上升是不是當前貨幣市場流動性趨緊的信號?
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第一創業證券研究所副所長王浩宇認為,由于受到IPO重啟的影響,公開市場回購利率開始向新股收益率“看齊”,從而導致連續攀升。與此同時,貨幣市場上出現了一個看似矛盾的現象:一方面市場上并不缺乏流動性,銀行手中的流動性比較充裕;另一方面,市場上確實存在“難借錢”問題,導致這一矛盾的原因是,由于銀行對于曾經發生過的“打新股”期間融資難的經歷至今仍然“記憶猶新”,所以在此次IPO重啟過程中,很多銀行選擇了保持自身流動性寬松的做法,以防范可能出現的流動性緊張問題,從而引發了上述流動性看似矛盾的現象出現。
“公開市場回購利率的繼續攀升,是整體宏觀經濟逐步恢復情況下,市場資金供求變化的反映!敝袊r業銀行金融市場部李剛博士對本報記者表示,一是此前公開市場回購利率水平較低,隨著宏觀經濟的觸底反彈,市場資金需求上升的速度快于資金供給的上升速度,從而導致了貨幣市場利率的變化;二是近期銀行體系貨幣信貸保持較快增長,使得市場對未來宏觀經濟復蘇的信心進一步增強;三是近期IPO重啟也使得貨幣市場短期資金需求增加,市場資金結構發生了變化。
記者注意到,本周二央行的正回購操作較上周二操作規模明顯增多,總計回籠資金達1700億元,放大為上周正回購操作的2倍以上。對此市場人士認為,回籠力度的顯著增大與本周有2600億元的巨量到期資金有關,同時考慮到7月份到期資金規模將達8155億元,而當前債市拋盤占據市場主導,并且公開市場正回購利率相對較低,機構參與公開市場逆回購的積極性不高,央行回籠壓力較大,因此出于有效和順利開展回籠操作的目的,央行有必要通過提高正回購利率來保證一定的回籠力度,同時可能也有順勢引導市場利率上行的考慮。另外,正回購利率的持續上行,也不排除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對流動性進行微調的可能。
不久前,央行研究局局長張健華稱,中國政府采取的擴張性政策目前在推動經濟增長方面已經初見成效,但也帶來了一些風險,建議在保持貨幣政策總體寬松的同時,適時適度進行微調。
對此,有市場人士認為,隨著近期中國經濟復蘇步伐的加快,為防范可能出現的通貨膨脹,監管層已經開始未雨綢繆:央行公開市場操作逐漸顯示出“外松內緊”的跡象;而銀監會日前緊急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信貸管理的通知》,特別強調了防止月末、季末“沖規模”現象;包括此次6月份信貸數據的提前公布,均向市場發出了“近防通縮、遠防通脹”的調控信號。
“貨幣政策適時適度進行微調,體現出央行貨幣政策的前瞻性,但這并不意味著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基調會發生實質性變化!蓖鹾朴钫J為,尤其是隨著國內資產價格的上升和6月份信貸投放的再度激增,對寬松貨幣政策進行適時微調的必要性進一步顯現,但可以肯定的是,貨幣政策基調并不會因此而發生改變。(宋焱)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