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正焦頭爛額的達能和娃哈哈也許還沒有意識到,他們目前正處于最緊張階段的股權爭議談判有望寫進中國市場經濟史冊,成為被未來企業反復玩味品鑒的經典案例。
合資協議引發品牌爭奪戰
1996年,起家于浙江杭州的食品飲料生產商娃哈哈受市場拓展需求的推動,四處尋找融資渠道。在上市未果的情況下,娃哈哈遇到了已經進入中國近10年的法國達能集團。很快,雙方就合作達成共識,達能與香港百富勤合資成立外資企業,該外資企業與娃哈哈集團再成立合資公司,股權占比為51%對49%。此后,百富勤將其間接持有的合資公司2%股權轉讓給達能,達能成為單方持股合資公司51%股權的第一大股東。
在日前達能向媒體公布的合作證據中,一份名為商標轉讓協議的文件被達能全文披露出來,合同規定,娃哈哈集團已經將娃哈哈商標使用權轉讓給了達能與娃哈哈成立的合資公司,未經外方同意,娃哈哈集團不得使用娃哈哈品牌單獨生產銷售相關產品。達能解釋,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維護合資公司利益。
但是,合同簽訂不久,娃哈哈集團即在西北地區成立若干企業,生產娃哈哈系列產品。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后稱在成立這些公司前,達能曾以違背戰略考慮為由拒絕投資。
時至2006年,達能以娃哈哈集團違規為由要求收購非合資公司51%股份,收購金額40億元。此時,這些非合資企業的收益已經與合資企業相當。宗慶后給出的數據是,目前,非合資公司總資產達56億元、2006年利潤達10.4億元,收購娃哈哈后達能將在中國的食品飲料行業造成事實上的壟斷。
盡管達能與娃哈哈在去年12月底已經簽訂了非合資企業的股權轉讓合同,但是,宗慶后卻在今年初臨陣掉頭,一反以前的合作態度,不僅公開披露達能強購事宜,甚至發動了大量業內力量,要求啟動反壟斷調查徹底查清達能在中國的壟斷意圖,進而收回娃哈哈品牌全部權益。
“情”與“法”勝算幾何
有媒體報道,在達能娃哈哈事件于3月底曝光之前,娃哈哈內部已經通過銷售賬號分設等方式開始劃清與達能的關系,為“離婚”做準備。
你來我往的談判交戰中,達能以“友好方式解決問題”的求和姿態明顯,娃哈哈卻通過發動員工代表、經銷商團隊等各種力量聲援娃哈哈集團和宗慶后,發起第三輪進攻,似乎對趕走達能志在必得。而達能也表示,如果從4月9日起30天內,中方沒有積極的行動促進事件解決,將啟動法律程序。
整個過程中,包括法國駐華大使、一些地方政府部門都在參與溝通協調,甚至商務部等中央機構也表示了對此事的關注。面對娃哈哈關于達能可能對我國飲料市場造成壟斷,希望盡快啟動反壟斷調查的說法,商務部表示“將嚴格按照相關外資并購的法規行事”。
此后,達能與娃哈哈將進入第二輪談判,一個可以預見的結果是,達能娃哈哈將互有妥協。(于兵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