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養殖生產成本居高不下,效益下降,內蒙古、山西等地出現了一些養殖戶倒奶、殺牛的現象。中國奶業協會秘書長魏克佳提醒——
養殖戶為什么要倒奶殺牛?
惡性競爭使乳品企業的盈利空間縮小;成本上升導致養牛虧損
記者:據統計,我國2006年奶類總產量達3000多萬噸,僅次于印度和美國,位居世界第三位,但近來的奶業發展似乎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魏克佳:是的。近年來,奶牛養殖成為畜牧業中發展最快的產業。但是,這個產業當前正處在發展的關鍵性階段。目前全國約40%的奶牛養殖戶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有些地方還出現了倒奶、賣牛、殺牛的現象,甚至新生的母犢也被以幾百元錢的價格賣掉。這種狀況如果不改變,將影響到奶牛業發展的后勁。
舉一個例子,前兩年豬肉價格一路走低,到去年年中跌至最低谷,而同期以玉米為主的飼料價格卻一路上漲,許多養殖戶虧損,紛紛宰殺母豬。現在奶業生產出現了類似的苗頭,如果不積極扶持,很有可能像近期的生豬生產一樣,出現大的波動。
記者: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魏克佳:出現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一是奶牛飼養成本在不斷上漲。5月份全國玉米平均價格為1550元/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5.7%;苜蓿干草價格平均為1140元/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0%以上。此外,人工、水電、運輸費用和財務成本也不斷上升。
二是原料奶的價格幾年來一直維持在1.7—2.0元/公斤之間,沒有及時得到調整。
三是原料奶市場缺乏有效監管,存在限量收奶、壓級壓價、拖欠奶資等現象。
在乳品加工方面,乳品企業為了增加市場份額,采取低于成本的特價銷售、捆綁銷售等手段惡性競爭,導致市場秩序混亂,使整個乳品企業的盈利空間縮小。據調查估算,2006年乳品企業因促銷而減少收入達50億元,相當于全行業利潤的91%。乳品企業利潤降低,也制約了原料奶收購價格的調整。
記者:一些牛奶企業強調,養殖效益下降,主要是農戶養殖水平低,原料奶質量差。
魏克佳:沒有廣大養殖戶,就沒有今天蓬勃發展的奶業。我認為,不能出現了新的問題,就把包袱一股腦甩給農民。除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產業化進展遲緩外,當前的主要問題:一是對奶牛養殖業關鍵環節支持力度不夠;二是奶業監管力度不夠;三是行業自律不夠。
低價競爭是不是說明乳品過剩?
乳制品存在著區域性、結構性、季節性的產大于銷,但市場并未飽和
記者:倒奶殺牛、低價競爭等現象的出現,是否說明我國奶牛養殖規模過大,牛奶過剩?
魏克佳:過度促銷是乳品企業搶占市場份額、產品同質化嚴重造成的。目前奶業的供求關系只能說是乳制品存在著區域性、結構性、季節性的產大于銷,而不是供大于求。
《中國奶業戰略研究》表明,居民人均奶類消費水平的提高與人均GDP的增長密切相關,其相關系數達到0.935。如果有全國1/2的中小學生每天喝半斤牛奶,一年就可以消費牛奶近千萬噸。這也說明,乳品市場不是供過于求,而是市場開發的力度不夠。
記者:那么,怎樣才能加大市場開發力度呢?
魏克佳:一要使廣大城鄉居民真正認識到喝奶的好處。二是支持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三是引導調整乳制品結構,改變目前產品同質化的現狀,針對不同消費群體的需要開發多種多樣的產品。四是引導完善市場網絡,使乳制品的銷售市場由大中城市向小城鎮和農村延伸。
記者:據了解,國內養殖效益下降,還與乳品企業大量進口有關。很多自稱鮮奶的產品,實際上是拿奶粉還原的。這樣,老老實實養牛的人得不到公平競爭的環境。
魏克佳:確實有必要加強乳制品進口的調控。據海關統計,2006年我國共進口乳制品34.8萬噸,其中奶粉進口13.6萬噸,同比增長25.8%,這些奶粉相當于100萬噸原料奶,按奶牛單產4噸計,相當于25萬頭成年母牛的年產奶量。毋庸置疑,用這些奶粉生產復原乳和其他產品,會對我國奶牛養殖業造成沖擊。
因此,應制定相關的保護措施。一是借鑒世界其他國家的經驗,通過法律和稅收手段,控制乳品企業利用進口奶粉生產復原乳,規定液態奶必須全部使用本國生產的一級原料奶為原料。二是完善液態奶標識制度,加快制定液態奶標識制度,明確巴氏殺菌乳標“鮮”,保護民族奶業,調動廣大奶農的養殖積極性。
與此同時,應盡快制定全國奶業管理條例、生鮮牛奶生產和收購辦法、乳品質量安全管理辦法、乳和乳制品的標準和市場準入制度等。
如何避免奶業發展走入死胡同?
奶牛養殖集約化和標準化是產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記者:您認為,做好對奶業的支持和保護,應從哪些方面著手呢?
魏克佳:首先是保護奶牛。飼養奶牛投資較大,目前按全國平均每個奶農飼養5頭奶牛計,僅買牛一項就要投入5萬多元;周期長,從牛犢出生到配種到產犢產奶需要兩年半的時間;面臨市場和疫病的風險,一旦受損幾年也翻不過身來。因此,我們建議采取一些保護奶牛的措施,具體包括實施奶牛飼料補貼,推行奶牛保險,給農民購牛貸款以更多實惠等。
其次,還可以像種糧補貼一樣對種植專用青貯玉米和牧草給予直接補貼,使奶牛發展所需的優質飼料來源有可靠的保障。
此外,還應加強奶牛良種繁育,盡快完善奶牛疫病預測預報和疫病控制、撲滅網絡;加強基層畜牧獸醫站的配套建設,提高畜牧獸醫隊伍的技術水平。
記者:奶業是產業化要求很高的產業。您認為,這個產業鏈條的努力方向是什么?
魏克佳:實踐證明,實現奶牛養殖集約化和標準化,是轉變生產方式,提高奶牛業運行質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徑。
政府可以考慮,按農業用地原則優先安排規模牛場(小區)建設用地,還可以像農機補貼一樣對機械化擠奶設備、環境保護設備等向規模化牛場(小區)的調入提供財政補貼,提高奶牛產奶量,提高牛奶的質量,提高奶牛養殖的經濟效益。積極引導發展奶農合作社,有利于為奶農提供技術指導、飼料供應、原奶銷售等服務;有利于建立連接協調奶農與乳品企業的紐帶,保證奶農的利益。
記者:乳品企業在這個過程中能發揮什么樣的作用?
魏克佳:面對當前奶業存在的突出問題,乳品企業必須增強社會責任感,促進奶牛養殖、乳品加工、市場消費協調發展。在北京、哈爾濱等城市,奶企已經取消“搭贈”等過度促銷行為。而且,在奶牛集中的地區,經過各方共同努力,原料奶收購價格有所提高,養殖戶的狀況有望得到改善。(記者 張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