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中國首次與發達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
“中國經驗”將使新西蘭搶得有利的中國市場,而“新西蘭經驗”將使中國在與發達國家的自由貿易談判中獲得信心
新西蘭政府總理海倫·克拉克4月6日抵達北京,她率領著新西蘭商界150多人組成的貿易代表團,將與中國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這是中國首次與西方發達國家簽署雙邊自貿協定,也是新西蘭首次與發展中經濟體簽署自貿協定。
這次協定的歷史意義在于,“新西蘭經驗”將使中國在與發達國家的自由貿易談判中獲得信心。
新西蘭農場搶得頭彩
“中新自貿協定是新西蘭目前能夠爭取到的‘最佳’協定,對新西蘭的農場主最為有利。”克拉克在訪華行程前對記者表示。新西蘭乳制品出口是談判關鍵。新西蘭是世界乳制品的主要出口國,占世界出口總量的31%。世界上最大的乳制品公司、新西蘭恒天然乳品公司表示,今后將把中國作為主要目標市場。
目前新西蘭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平均要支付10%至20%的關稅。協定簽署實施后,中國關稅水平將逐漸降低。新西蘭貿易部長戈夫預測,這將使該國對華年出口增長額達到3.26億美元。
中國駐新西蘭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劉林林告訴《國際先驅導報》,對新西蘭來說,協定將使其在與其他發達國家對華經濟貿易活動的競爭中,處在更加有利的位置。“如果新西蘭不與中國簽署自貿協定,那么將來新西蘭出口商與那些已與中國達成自貿協定國家的出口商競爭時,就會處于不利地位。”
業內人士分析,新西蘭雖然是第一個與中國簽訂自貿協定的西方國家,但它只有425萬人口,市場規模有限,對中國服裝鞋帽等商品出口利潤不會產生太大影響;而新西蘭乳制品出口到中國則會對相關產業造成一定影響,但由于農產品關稅是逐漸下調的,中國農民仍有空間和時間去應付競爭。
三年坎坷修成正果
中新自貿協定的簽署是兩國3年來談判磋商的結果。2004年12月談判正式啟動以來,經過3年15輪磋商,兩國于2007年12月完成談判進程。由于中國和新西蘭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經濟體,新西蘭商界人士和民眾對自貿協定的種種擔心使磋商一路坎坷。
新西蘭駐華使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訴《國際先驅導報》,中國希望新西蘭能夠接納中國的剩余勞動力來彌補新西蘭建筑業和農場季節性勞工短缺問題,新西蘭擔心這會降低當地工資標準,帶來偷渡、人口格局變化和社會不安定等問題。新方的確曾因此將磋商擱置一段時間。
現在克拉克政府表示,今后也會允許中國的廚師、針灸師等技術人員有計劃地到新西蘭工作,但數量會很“合理”。
和歐美其他發達國家一樣,新西蘭也一直在研究中國產品的“傾銷”和“版權”問題。該國媒體十分關注中國產品與資本對新西蘭加工業、服務業和農業的沖擊。曾有分析人士警告,中國的低價鞋帽和服裝大量出口到新西蘭,會導致一些加工企業倒閉,新西蘭甚至會因此而讓整個經濟轉型。
雖然中新兩國在1988年就簽定了相互投資協定,但涉及土地購買和投資問題時因牽涉當地毛利人權益,形勢變得非常復雜。中國駐新西蘭大使張援遠表示,中國公司如打算在新西蘭的能源、資源等敏感領域投資,一定要事先做周密的市場調查和法律咨詢,“弄不好會授人以柄”,被當地媒體大肆炒作。
“范本效應”兩面看
“作為發達國家與中國商簽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協定,新西蘭在磋商過程中種種疑慮的解決,為其他發達國家與中國進行自由貿易談判提供了范本。”中國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丁志杰告訴《國際先驅導報》。
通過與新西蘭進行自貿談判,中國鍛煉了隊伍,積累了經驗,丁志杰表示,這有助于中國今后與其他發達國家進行自貿談判。
理論上,中新兩國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或許會使中國產品借助新西蘭市場的轉口貿易得到一定發展,因為其他發達國家基于關稅原因或許從新西蘭進口中國商品。
但中國外交學院國際貿易法專家臧立認為,發達國家和中國之間長期以來形成的關稅格局不會隨著中新簽訂協定而一朝改變。短期內,發達國家也不會跟隨式地與中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因為中新之間自貿協定是由雙方貿易需求環境決定的”。但他也指出,中新自貿協定的簽訂,給“區域化合作”走向“全球化合作”提供了很多經驗。(黃興偉、宋媛)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