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中國在國際原油市場的一連串動作引起了世界矚目。2月20日,中國與巴西簽署了進口量300萬至500萬噸的原油進口合同;2月17日,中俄“貸款換石油”談判落下帷幕,俄羅斯承諾未來20年每年向中國輸出1500萬噸石油;委內瑞拉也將在未來幾年中每天向中國出口100萬桶石油……
一方面是中國加快尋求海外油源,另一方面的現實情況是國內石油戰略儲備能力尚且不足。在國際油價持續低位徘徊的背景下,我國如何快速提升油儲能力,確保國家能源安全?業內人士認為,在當前形勢下,我們應通過削減國內原油產能,充分利用民間油儲力量“藏油于民”,加快引進產油國投資國內石化產業等途徑,擴大原油進口,增加石油戰略儲備。
低油價帶來石油儲備良機
受金融危機影響,全球油價近期困守于每桶35美元至45美元區間。相關專業人士指出,這給中國增加石油儲備帶來了好時機。
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和第一大石油消費增量國。去年,我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度達到50%,接近國際上通行的安全警戒線。而且我國人均石油消費大概僅為世界人均的一半,今后石油消費增長幅度持續加大和對外依存度增長是一個必然趨勢。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將達70%。
林伯強說,基于國家能源安全的考慮,無論油價高低,建立穩定、充足的石油儲備都是必須做的事情,只是當前的低油價給我們帶來了以較低成本擴充石油儲備的時機。從長遠來看,我國石油戰略安全必須遵循兩個基本原則:一是石油戰略儲備體系的建立與油價高低并無直接關系;二是對于石油,能儲備就儲備,不能儲備則盡量利用國外的資源。
事實上,即使是經濟已經陷入衰退的美國,仍不顧石油消費量的減少,瘋狂囤積石油。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2008年12月,美國的原油進口量由11月的2.6億桶增至3.2億桶,截至今年2月初,美國的商業原油庫存已經達到驚人的3.5億桶,石油戰略儲備更是超過了7億桶。目前,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貨的交割倉庫,庫存已經增至創紀錄的3490萬桶;全美國的石油儲備已相當于其150天的進口量。另外,歐佩克還宣稱:截至1月底,估計有7000萬桶至8000萬桶石油儲存在海上的35艘至40艘油輪上,相當于世界超級油輪數的7%至8%。
雖然市場對油價走勢仍存不同看法,但業界公認國際油價不會長期維持在現在的低位。林伯強說,“以現在的油價來看,向下的空間很小,向上的空間很大,也就是說現在進口原油,將來獲利的幾率遠遠大于虧損的幾率”。
油儲能力不足的尷尬
部分業內人士認為,從總體上看,中國目前的經濟基本面較好,更應該通過各種途徑,利用目前的機會,加快原油進口以確保國內供應。
廈門市華東海石油倉儲有限公司是一家經營石油產品貿易、銷售、倉儲、運輸業務的企業。公司總經理葉學軍表示,像華東海這樣的國內民營油企,油源供應始終不穩定。現在國際油價正處于低位,這個時期國家應該借助充足的外匯儲備,從國際市場上進口更多的石油。
但從統計數據來看,今年1月份我國石油進口不升反降。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我國原油進口1282萬噸,較去年同期下降8%,成品油進口239萬噸,同比下降26.2%。
林伯強指出,當前我國加大石油進口涉及三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是資金問題,買油得有錢。近兩年,中國外匯儲備以超常規的速度增長,油價下來以后外匯儲備增長可能更快,所以可運用外匯儲備進口石油。傳統的外匯儲備很大部分用來購買美國國債,而現在看來購買美國國債肯定比購買石油的收益低。
還有人擔心中國加大石油進口將推高國際油價。目前需求疲軟已阻止油價突破價格區間的每桶45美元高位;但同時原油產量減少也令油價保持在每桶35美元上方。林伯強說,隨著需求進入季節性低谷期,而且在發達國家整體需求低迷的情況下,中國增加原油進口對國際油價不會產生太大影響。
另一方面,原油進口還受到自身儲備能力的限制。我國2004年啟動的第一批4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已于2008年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但儲備能力僅為1000多萬噸,遠未達到30天進口量的儲備規模。2009年我國將繼續啟動黃島、錦州等8個石油儲備基地建設,建成后石油儲備能力將大大提高。但問題是,油價未必會保持長期低位運行,等待中國儲備基地的完工。
通過分析,林伯強指出,當前制約我國擴大原油儲備的主要原因是國家油儲能力不足,且在短期內難以突破。由于國際油價的不穩定性,對于國家長期的石油戰略儲備,目前低油價的機會幫助并不大。
“藏油于民”突破短期油儲能力“瓶頸”
“較為務實的做法,是重點著眼于短期措施,把所有的‘壇壇罐罐’都搬出來,擴大短期石油儲備能力。”業界人士強調。
據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統計,我國的民營石油倉儲能力約為2.3億噸,能夠得到利用的僅為幾十萬噸。作為短期措施,國家可考慮將民營油企的閑置庫容納入國家石油儲備,例如可租用民營油庫,“藏油于民”。林伯強認為,利用民營庫容儲備會涉及一些監管方面的問題,但這些問題相對于國際原油市場的走勢來說,更容易把握。
記者了解到,目前廈門市華東海石油倉儲有限公司正在投資,分兩期建設總容量為30萬立方米的油庫。葉學軍表示,“如果國家租用民營油庫儲存原油”,我們很歡迎,這對國家和民營油企來說,是一個“雙贏”的模式。“畢竟油庫的建設、維護、管理需要高昂的費用,如果能將部分閑置庫容出租給國家,將為企業分攤大量管理成本。”
同時,可考慮適當削減國內原油開采量,盡可能地增加進口量。林伯強說,石油限產可能有一些技術問題,還涉及相關企業的效益問題。但短期策略應該是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利用國際石油資源。中國長久可靠的能源安全應當立足于國內儲備,因為只有國內能源的價格和數量才是最終可控的。
專家還建議,在目前低油價時期,我們應進一步加快石化產業“走出去”和“引進來”的步伐。由于國際油價較去年大幅回落,我國石化企業“走出去”談判應該比較容易一些。例如今年2月17日,長達9年懸而未決的中俄原油管道項目,在國際油價低位徘徊的背景下,終于以“貸款換石油”的形式達成協議。
“引進來”,即引進產油國到我國投資石化產業,以“市場換石油”。2007年3月,中石化、福建省、埃克森美孚及沙特阿美公司合資50億美元,在福建泉州成立我國第一個煉油、化工及成品油營銷一體化中外合資項目,預計將于2009年3月份全面投產。就在今年2月15日,該項目從沙特首批進口的近12萬噸原油運抵泉州青蘭山碼頭。
林伯強表示,“引進來”是一個雙贏的模式,對于產油國,中國持續的石油需求將提供更大的市場,擺脫對西方發達國家的過重依賴;而中國則可以獲取長期穩定的石油供給。
“‘引進來’較少觸及能源問題的敏感面,可以避免海外石油資產并購的種種障礙,無論從時間上還是制度上都對中國油企有利,可能是獲得油源的更有效途徑。”林伯強說。(記者:胡蘇)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