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中的完全信息假設在現實中并不存在。在資本市場,相關利益主體總在通過各種方式影響市場,以引導行情向著對自己有利的方向行進。比如,那些握有重倉的機構對市場總是表現出信心十足的一面,無論何時,他們總是市場人氣的引領者。而那些踏空者總是帶著焦慮與饑渴不停地唱空,以爭取一個在合理點位建倉的機會。那些獲利了結同樣希望大盤作出深度調整,以趁低吸納。
面對這些錯綜復雜甚至完全相反的信息,投資者要作出準確的判斷是非常困難的,但這并不意味著無跡可循。最近有媒體刊發了一篇“六大外資投行集體看空A股”的報道,里昂證券中國研究部主管明確指出,目前A股散戶持股比例已達65%-70%,高出成熟市場一倍,“這是一個再明白不過的見頂信號,股指將有20%-25%的下跌空間”,“包括我們在內,一批QFII都在減倉”。
減倉與建倉相對應,外資投行減倉之后做什么是顯而易見的。其實,如果將QFII調倉的時機與其言論相對比,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規律:二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程度的關聯性。信息為利益服務,在任何資本市場都如此,只不過,信息的發布者必須遵循相關的法律、法規。
信息不對稱是當今市場的常態。在我國這樣一個新興的尚不成熟的市場,信息難免成為某些利益集團影響市場的工具。中小投資者倘若被各種紛亂復雜的信息所左右,盲目跟風,就有可能正中其下懷。
相關利益主體也常常通過對信息資源“近水樓臺”的優勢,進行各種違規甚至違法交易。目前就有一例。5月17日,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近日,中國證監會對我公司員工唐建個人涉嫌利用內幕信息從事違規投資活動進行立案調查,我公司在積極配合監管機構調查的同時,對唐建的問題作了進一步查證,發現唐建涉嫌利用掌握的信息進行違規投資活動……
任何投資者在資本市場作出買賣交易決定,都源于對所掌握信息所作出的分析和判斷——無論這種分析判斷是否專業,倘若有人利用身為證券從業人員對信息占有的優勢,通過內幕交易來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不僅對其他投資者尤其中小投資者造成不公,更容易擾亂市場,最起碼,這種行為本身所制造出來的不確定性風險即使專業人士也無法估量和預測,容易導致市場的畸形,摧毀廣大投資者對市場的信任,進而造成資本市場的蕭條。
因此,世界各國的監管機構都嚴厲打擊和懲處這種不法行為。但是,打擊通過不對稱信息進行的內幕交易行為,并不完全是監管機構的事情,任何市場主體都有監督和舉報義務,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市場信息日益趨向對稱。在美國傳媒大亨默多克控制的新聞集團宣布以50億美元收購道瓊斯公司的聲明發布之前的幾個交易日,道瓊斯公司股價也隨之飆升。這意味著,上述收購提議可能被提前泄露,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就此展開調查,一對香港夫婦因涉嫌利用內幕消息進行非法股票交易的事情隨之浮出水面,而舉報者正是這對香港夫婦的開戶公司——美林公司。
美林公司在發現了“非?梢傻摹惫善辟I入活動后進行了舉報,這無疑幫助司法部門和證券監管部門提高了監管的準確性和效率,有利于市場秩序的維護。根據美國的法律,這種通過獲取不當信息進行的違法交易不僅面臨著巨額罰款,還可能被判最高可達10年的有期徒刑。即通過加大違法成本的方式來遏制內幕交易的蔓延。倘若我們的證券公司也像美林公司那樣承擔起監控職責,內幕交易行為的暴露幾率就會提高很多,查處效率也會大為提升。
信息不對稱是資本市場如影隨形的風險,如何化解這一風險,不僅是監管層的職責,也是市場中每一個利益主體的責任,只有在這種責任心的呵護之下,我們的市場才能保持健康發展。(時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