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18日電 香港《信報》今日刊載社論文章稱,美股道瓊斯指數昨天突破一萬四千點,帶動全球股市繼續向上。不但美股,亞洲、非洲等股市同樣創出歷史高位;可以說,國際市場資金充裕,經濟基本因素良好,各企業取得優秀業績,都成為股市大旺的催化劑。
在美國,推高股市的力量除了公司業績,企業間活躍的并購活動也對股市起了次級作用。自今年四月以來,美國的上市公司陸續披露第一季度財務報告,有六成至七成公司的業績超過預期,成為美股上升的主要動力。
在亞洲,香港人熟悉的港股和A股固然升過不亦樂于,其他市場如印度、韓國亦如是。印度的情況恍如中國,GDP正處于急速的上升軌道,截至今年三月底的2006財政年度,印度的增長達到創紀錄的9.4%:除了增長率高,更令投資市場高興的,是印度一直居高不下的通脹率也開始逐步下降,減少了央行加息的威脅;宏觀經濟良好,為印度牛市提供了基礎。
向來沒有多少人注意的非洲大陸,經濟和股市也呈現一片欣欣向榮,南非約翰內斯堡綜合指數在上月底為28337點,比年初的24600點上升了1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二大股市交易所尼日利亞股市在6月底的指數,也比去年初上升了21%。上述升幅并不特別吸引,但不能忽略的是,非洲并非國際熱錢眷戀之地,當地股市的資金主要來自“土產”投資者和僑胞的匯款,能夠有此表現已經非常難得。據經合組織估計,今明兩年非洲的經濟增長將分別大大5.9%和5.7%。
相比之下,歐洲股市雖然略為遜色,但仍然取得升幅,巴黎CAC40指數上半年上升了9.26%(年初曾經重挫),巴黎股市市值則在全球證券所位居第五。
文章稱,全球經濟向好,股票市場“遍地開花”,放眼世界的投資者不愁沒有機會,但問題是今年新興市場實在太“新”,向非洲等股市,實在令投資者有“鞭長莫及”之感;因應這種新形勢,投資機構推出追蹤指數的ETF等新產品,即可捕捉不同市場的機會,又可令投資者更國際化,參與更多不同的市場;金融市場與時俱進,這類產品相信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