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滬指突破了5000點大關,此后更是沖上了5100點。不管是否存在事實上的因果關系,不可否認的是這個突破是在8月22日央行突然加息的背景下實現的。
盡管從理論上來看,貨幣政策應該對股市產生影響。但從實踐上看,貨幣政策很少對中國股市產生重大影響;或者說有影響,但影響的方向與程度卻未必符合人們的預期,且影響的結果與成熟市場經濟國家的狀況也是不盡相同的。這確實是一個值得耐人尋味的現象。
首先,我國股民投資股票贏取高額回報的利益驅動很強烈。
當年有一部電影叫《股瘋》,說的就是“十億人民九億炒,還有一億在思考”的盛景。區區零點幾個點的利率變化,對炒股致富的沖動不會有任何影響。
其次,對股民而言,對貨幣政策以外的一些政策關注程度更大。2001年8月6日,由國有股減持和清理違規資金等因素引發,兩個“黑色星期一”接踵而至,滬、深指數一瀉千里,一發不可收拾。
2003年10月下旬,峰回路轉,柳暗花明。兩市指數自谷底開始攀升,三個來月的時間,收復了半壁江山。2004年春節長假后的第一周,股市驚現“紅色星期一”,成為由降轉升的轉折點。究其原因,有停止減持和印花稅下調等所謂“利好”因素影響,更重要的因素是16屆3中全會明確了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做出了進一步鼓勵民營企業發展的決定。
今年上半年是中央銀行運用貨幣政策最為頻繁、幅度最大的時期。六次調高存款準備金率,四次調高存貸款利率,同時還降低利息稅。但這些都沒有對股市產生明顯影響。倒是財政部5月30日凌晨“出其不意”地宣布自零時起上調印花稅稅率導致滬深兩市曾同步大跌。由此看,倒是稅收政策或其他監管措施比貨幣政策更能有效影響股市的走向。
或許,這也正是中國股市尚不成熟的標志之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潘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