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美國對中國農產品補貼橫加指責,旨在占盡其在對華貿易上的各種好處
世界貿易組織(WTO)網站8月28日公開了美國政府的一封來信。在信中,美國就中國農產品(如豬肉、小麥)關稅、補貼和出口規則問題,向WTO提出一系列質疑。
美國媒體認為,美中此前貿易摩擦多集中在制造業和服務業領域,但這封信顯示,美正試圖在農業領域開辟新戰場。
矛頭直指農產品補貼
美國政府在信中的主要攻擊點,是中國的生豬飼養政策。信中稱,中國的企業所得稅率為25%,但中國生豬飼養等肉類企業似乎不必交納此等所得稅。美方要求中方解釋豬肉生產和加工商是否屬于“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的企業”,并要求中方公布豬肉生產商和加工商2007和2008年的總收入。
去年中國生豬存欄數因疾病等問題大幅下滑,導致市場豬肉價格飆升。為此,中國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勵和促進生豬飼養和肉類加工。美國政府在致WTO的信中指責,中國目前對飼養每頭母豬補貼100元人民幣,是過去補貼的兩倍,而此前中國對生豬飼養補貼已高達8.86億美元,美方要求中方提供新補貼方案細節和補貼總額。
此外,美國政府還在信中再次就中國農業增值稅問題提出質疑:“中國農民生產的小麥、棉花和玉米等農業大宗商品,看起來是免交這(13%的)增殖稅的!倍M口相關產品則必須繳納這13%的稅,這對相關出口商不公平。
轉移多哈回合談判矛盾
“美國是世界上農業補貼最多的國家之一,竟然指責中國的農產品補貼!鼻迦A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聞知此事的第一反應就是“太奇怪了”。
美國咄咄逼人的指責,恰逢WTO多哈回合談判因農業補貼問題爭執不下之時。時機選擇相當敏感。
事實上,按照WTO相關規則,各國政府都可以對農產品給予不同程度的補貼。此前多哈回合談判之所以破裂,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美國拒絕在本國農產品補貼問題上做出較大讓步。
農產品補貼問題,也曾是中美在中國“入世”談判問題上的一個焦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世界銀行前中國代表處首席代表鮑泰利對《國際先驅導報》說,當年中國在入世時,曾同意取消農產品出口補貼,并將國內農產品補貼降至8.5%,美國目前似乎懷疑中國違反了相關承諾。
周世儉分析,中國的農產品補貼比例目前還遠達不到8.5%。美國每年僅棉花補貼就達40億美元,反而指責中國還不到10億美元的生豬補貼,顯然是另有目的。“這也許是美國的一個策略。9月份將重啟多哈回合談判,美國先以此來轉移視線和矛盾。”
美國雙重標準要求中國
美國卡內基基金會資深研究員蓋保德先生則對《國際先驅導報》表示,美國此舉旨在占盡其在對華貿易問題上的各種好處,根子則出在美國仍將中國定位為“非市場經濟體”。
由于不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體”,在反傾銷問題上,美國可以選擇第三國產品作為參照物,輕易對中國相關產品實施反傾銷制裁。但根據相關規則,既然美國不承認中國為“市場經濟體”并享受了在反傾銷問題上的好處,就不能繼續在補貼問題上再對中國橫加指責。
事實上,在這個問題上,美國此前也有過相關判例,認為中國為“非市場經濟體”,因此,中國產品不適用反補貼條款。但隨著中美摩擦的加劇,美國政府開始拋棄以往定例,在多個問題上同時對中國產品提出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
蓋保德先生認為,美國這種自相矛盾的政策是錯誤的,“中國既然已經承擔了作為‘非市場經濟體’帶來的成本,美國的上述行動則似乎違反了中國作為‘非市場經濟體’應享有的權利!
他指出,美國此舉完全是出于國內政治問題考量,意在“取悅特殊利益團體,比如影響力非常大的農產品游說組織”。
美國媒體也認為,美國此舉,顯然是為擴大美國農產品對華出口服務。美國全國豬肉生產商理事會官員表示,中國已成為美國豬肉出口越來越重要的市場。
中國應“冷靜且專業”
有關人士認為,美國現在對于中國農業政策提出挑戰,表明兩國貿易摩擦有可能在制造業和服務業之外開辟新的戰線。
鮑泰利建議,對于美方的舉動,中方應該予以密切關注,并根據WTO的相關規則進行處理,“這最符合中國利益”。他并且提醒,中方在處理該問題時“應該冷靜而且專業”,而不要倉促采取以牙還牙式的報復。
周世儉則認為,中國對農產品的補貼是在WTO框架之內,完全可以理直氣壯地回應美國的指責。 (記者劉洪、張皓雯)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