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正在研究發行人民幣國債,籌集資金用以向央行購買部分外匯儲備,用于新的外匯儲備運營公司。
昨日,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透露,財政部相關部門正在研究今年向商業銀行發行國債募集資金,然后向央行購買外匯儲備。
上述人士同時表示,該國債為本幣國債,“向市場發行人民幣債券”。
另有相關人士透露,由于國債計劃要經全國人大審議,因此新外匯儲備運營公司的成立、債券的發行,最快要到今年全國“兩會”之后。
具體方案仍在研究
本報試圖求證外匯儲備運營公司將負責運營的儲備規模,但沒有得到明確的回答,這一規模水平將關系到募集資金的數量。之前,渣打銀行中國區高級經濟學家王志浩曾稱,規模可能為2000億美元。
“如果按照2000億美元計算,財政部明確了向市場發行本幣債券的方式,意味著將要回收人民幣1.6萬億元左右的流動性。”一位市場人士評論說。
前述知情人士透露,財政部購買外匯儲備的計劃可望在今年付諸實施,而發行國債的具體計劃將充分結合國庫現金管理制度和國債余額管理制度。
“上述只是一個‘粗線條’的計劃,具體的操作方案還在研究落實當中。”上述人士稱。
之前本報還曾從多方了解到,由于債券發行規模將較為龐大,有關方面有意遵循“分期發行債券、分批從央行購得儲備”的思路,以減少對市場流動性的影響。
這位人士也確認了這一消息,他表示,雖然當前市場上流動性充裕,但還是要分批、分步驟地實施,同時配合貨幣政策操作。
購買存量儲備
前述知情人士還稱,如果財政發債,購買的將是存量外匯儲備,而不會是2007年新產生的外匯儲備。
他進一步解釋道,如果財政部購買外匯儲備增量部分,是屬于貨幣政策操作目標,不屬于財政政策的范疇。
有研究人員曾引用日本模式建議,儲備管理改革可以通過發本幣債購買新增儲備,并根據外匯占款情況隨時供應本幣債券來實現,以切斷外匯儲備增長和基礎貨幣被動投放的關系。
對此,前述知情人士稱,日本財務省既負責財政政策,也負責貨幣政策,這一點與中國不一樣,我國財政部負責財政政策和金融類資產的監管。
“但國債是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結合點,發行國債購買外匯儲備也就屬于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結合點。”上述知情人士稱,這需要進一步完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
此外市場還擔心,財政部發行本幣債券購買外匯儲備,可能需承擔高額匯兌虧損。
中國社科院一位人士稱:“這是政策的具體細節問題,相信政策制定者會對此有考慮和對應措施。”
前述知情人士也表示,市場建議可以發行美元債券來解決匯兌損益問題,但外匯儲備本身也是多幣種的,發行美元債券同樣有貨幣錯配問題。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作者:張喆 徐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