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爾街金融風暴的影響下,全球經濟“地震”頻發,但許多專家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預期還是看好的。
“全球經濟‘地震’頻發,但中國經濟仍然向好。現在中國的金融國際化的程度還不是很高,雷曼兄弟和美林出現的危機對我們的影響可能還不大。中國正處在一個轉型的時期,要讓國內的制造業、服務業發展得更好,我們需要的政策調控就顯得更加微妙。中國應重點放到如何加速轉型上,讓調整帶來的陣痛更小一點,速度更快一些。”9月2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帆在世華財訊舉辦的全球經濟劇變中的經濟轉型機會與挑戰的對話的論壇上表示。
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趙曉認為,次貸危機震蕩之后的美國更加不可避免地要衰落,全球經濟連帶中國經濟可能將進入“冬天”,但是中國央行近期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和利率的措施表明,整個宏觀調控逐漸轉向力保經濟時期。這種正確的宏觀調控轉向將使中國經濟繼續保持強勢。而且,中國現在仍處在房地產為主導的城市化建設時期,通過建設和完善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將把中國經濟繼續向前推進。
世華財訊首席分析師駱小明則表示,美國政府救助金融機構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這次美國政府大規模的介入,使西方號稱的“市場經濟體制”面臨很大質疑和挑戰,或許西方的市場經濟理論將要來一次徹底的修正。
駱小明還認為,面對當前狀況,中國經濟到了不得不轉型的時候。針對中國制造業競爭力的問題,他表示,一批制造企業“死掉”以后,真正有競爭力的制造業就會發展起來。不再靠廉價的勞動力和資源消耗,而是通過自主研發、產業升級這種方式來提高競爭力,中國制造就能真正走向世界。
駱小明重點強調了要依靠內需拉動經濟增長。他表示,中國要解決內需不足的問題,必須要發展民生經濟。“我的理解是能夠促進就業、促進解決民生問題、提高民眾收入的經濟類型就是民生經濟。”他認為,目前中國在這方面做得還是非常不夠,盡管在很多行業放開了壟斷,但是壁壘很高,政府的層層審批問題也很突出。尤其是發展民生經濟的金融環境還很不完善,這才是中國金融創新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而不是創新發展衍生品。(記者 何義濤)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