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旅游消費券成為各地政府、商家應對經濟不景氣的良方,江蘇常州和浙江杭州兩地在上海發放旅游消費券時,更是接連發生了哄搶現象。與旅游消費券在上海遭哄搶的情形相反,南京發放旅游消費券卻遭遇了冷遇。
專家指出,就拉動內需而言,消費券可能是一柄雙刃劍,可能發揮“乘數效應”推動國人消費熱情,也有可能反而抑制人們對現金支出的欲望,對消費起到“擠出效應”。
派發實況
哄搶與冷遇共存
3月1日,3萬套杭州旅游消費券在上海啟動免費派發,未料發生了哄搶現象。
據悉,當天的派發活動原定下午2點開始。但從上午起,作為派發點之一的九江路杭州銀行上海分行就排起了千人長龍陣。
時間臨近下午1點時,主辦方看到排隊人數仍在激增,出于擔心,臨時決定提前派發消費券。一個小時后,群眾仍在源源不斷涌來,而杭州旅游消費券卻接近派發完畢。
此時,現場工作人員開始提醒申領者不必再排隊等候。聽到這個消息,原本秩序井然的隊伍頓時亂了,部分激動的群眾開始哄搶旅游券,圍欄被推倒,有人被擠倒在地。
“杭州消費券”在上海遭哄搶,引起了網上網下的熱烈討論。而此前,江蘇常州在上海派發消費券時,其實已經發生了類似的狀況。
然而,與旅游消費券在上海遭哄搶的同時,南京發放的旅游消費券卻遭遇了冷遇。
據了解,一些拿到旅游消費券的南京市民感到旅游消費券對自己沒什么用途,不顧其不準買賣的規定,將100元價值的消費券在網上以50元甚至更低價格轉讓。一時之間,南京城中儼然興起了“倒賣”旅游消費券的“熱潮”。媒體對此紛紛加以報道,并且質疑旅游消費券“能否真的發揮拉動消費作用”。
各方反饋
拉動內需效應
有待觀察
消費券,感覺像是“天上掉下的餡餅”,但這個“餡餅”究竟滋味如何,對消費刺激如何,還需時間檢驗。
一位上海市民就說,旅游券發放,噱頭大于實際意義。“每消費40元才能抵用10元旅游消費券,優惠力度太小了。算一算,出門旅行的各項花費遠遠超過所得到的實惠”。
盡管大眾輿論對消費券的功用眾說紛紜,但旅游消費券在不少專家眼中依然是消費券中的“明星”。
上海社科院研究員袁立認為,與一般消費券不同,旅游消費券“是一個較好的拉動地方閑置資源、穩定就業保障的舉措”。這是因為,在金融危機背景下,旅游已經成為人們消費支出中比較次要的選項,而旅游產業又恰恰可以對拉動餐飲、住宿、購物等消費發揮比較全面的刺激作用。從不少地方發放使用旅游消費券的實際效果來看,往往是用一元錢拉動了三四元錢的消費,拉動內需的“乘數效應”還是相當明顯。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教授則認為,如果普遍發放消費券,對于拉動內需可能產生負面的“擠出效應”。“老百姓用政府補貼來代替自身消費,宏觀上說就是居民儲蓄不但沒有降低反而增加,這與拉動內需的初衷是相悖的。”但他同時認為,旅游券針對性比較強,對相關行業刺激功能會相對明顯,而且有可能帶動旅游周邊產業,在產業鏈上出現“乘數效應”。
專家聲音
發放宜制度化
學者們紛紛表示,當下我國發放消費券的方法、途徑,使用消費券的規定、限制條件堪稱五花八門,沒有比較成型的消費券發放制度。一些不合理的發放方法更影響了消費券充分發揮拉動內需的效果。
許多學者都覺得目前經濟環境下,旅游需求受沖擊較大,有針對性發券拉動旅游消費,穩定相關行業就業,確實不失為良策。
孫立堅教授表示,各地政府在發放旅游消費券時,需要創新方式方法,但也應該注意兩點:第一,發放渠道不應過于單一。要有目的地針對目標人群進行派發,收效才會明顯。第二,派發消費券的目的,本身是要引導有消費能力的人進行消費,不必也千萬不能讓它變味,變成政府發放的一種福利券。(陸文軍)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