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3日電 據國家環保總局網站消息,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今日向新聞界通報,持續近兩個月的“流域限批”行動取得初步成效。截至8月17日,各地共清理違法企業和項目1162個,清理違規“土政策”112件,大大推動了限批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但全面遏制高污染高能耗產行業擴張還需全面加強環保制度建設。
潘岳說,7月初,國家環保總局對黃河、淮河、海河流域及長江安徽段水環境污染嚴重的6市2縣5個工業園區實施“流域限批”,暫停除污染防治和循環經濟類以外所有建設項目的環評審批,同時對38家企業進行“掛牌督辦”。在限批的壓力下,各地區痛定思痛,對環境違法企業采取強硬措施。清理的1162個違法企業和項目中,目前已關停400個、停產整頓249個、限期治理102個;追繳排污費7.25億元,罰款787萬元。
安徽省蚌埠市對18家存在環境違法行為的企業進行了掛牌督辦,停產2家、限期治理6家、限期取締2家、限期搬遷2家,并對5家嚴重違法排污企業的法人分別作出行政或司法調查處理。巢湖市依法取締或關閉了含山皓天鑄業有限公司、鑫泰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和常林造紙廠。河南省周口市分別對76家重點違法排污企業采取了關閉、停產治理、限期治理、掛牌督辦等措施,對涉及違法排污企業的5個縣(市)政府進行了通報批評。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針對高能耗及冶煉行業、造紙行業、選礦行業部署了15項整改內容。陜西省渭南市對全市渭河流域的所有造紙企業集中進行整治,對4家未能達標排放的化工企業實施停產治理,2家落后的化學制漿生產線實施關閉。韓城龍門生態工業園區目前已關閉不符合產業政策的焦化項目11個,水泥項目2個。甘肅省白銀市政府對2004年以來238個建設項目進行了認真清查,同時將整改工作向前延伸,將前一階段中辦、國辦督查組和總局西北督查中心,以及省、市查出的環境違法問題,一并納入整改范圍。山西省襄汾縣對工業區內項目逐一進行清理,一次淘汰了11個小洗煤、小選礦、小化工、小再生紙項目,并對其他35個不符合環評或環境要求的項目分別采取了關停措施,其中11個項目停止建設, 7個項目停止生產, 17個項目限期治理。對遲遲不整治的隆順達焦化企業實施了強制爆破。為加強監管,白銀市、周口市還對重點污染企業派駐環保駐廠監督員,全程監控企業排污行為。
潘岳說,“限批”不是目的,而是為了推動限批地區下決心調整產業結構。如襄汾縣已提前淘汰80萬噸機焦、180萬噸生鐵、800萬噸洗煤、80萬噸精礦粉、7萬噸再生紙和10萬噸化工產品,涉及固定資產20多億元。巴彥淖爾市關停取締了烏拉特前旗中建冶煉公司等66項未批先建、不符合產業政策的建設項目,其中包括3家焦化廠、27個煉鐵小高爐、3家小煉銅、5家銅選礦廠、6家鐵選礦廠、4家鉛鋅選礦廠、1家選金廠,為發展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地方發展規劃的項目騰出了總量指標。銀光公司硫酸霧污染是白銀市多年難以解決的老問題,在限批的推動下,總投資3.93億的硫酸霧污染治理工程于8月10日正式開工建設,總投資2.948億的白銀公司三冶煉ISP環保工藝改造項目資金也已全部到位。市民在聽證會上也對提高白銀城區污水處理費價格表示了理解和支持。
潘岳說,清理各地有悖于環保法律法規的“土政策”是“流域限批”的重要目標。兩個月以來,各地共清理違規政策112件,其中周口市在2003年以來的76份文件中清理出11份,各區縣修訂文件45個,廢止5個,同時對372家“掛牌保護”企業實施了摘牌。巴彥淖爾市清理廢除28個文件。渭南市清理了13個文件。巢湖市和邯鄲市委廢止了限制環保執法檢查的文件,蕪湖市清理了6個違反環保法規的“土政策”。邯鄲經濟技術開發區停止執行邯鄲市環保局下達到開發區的環保審批權限,由市環保局對開發區原審批的環評項目進行重新評審。濮陽經濟開發區對區內未經環評的工業企業以及未經環評擅自開工建設的項目,一律實施強制性停產整頓。